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星产业链加速撤离,订单减少60,数万 [复制链接]

1#

三星的供应链将步苹果后尘,从中国撤离?

据凤凰技术报道,三星公司近日宣布,其显示器部门将从四季度起停止向中国公司提供委托生产服务,并将其产品转移至越南。这是三星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继电视和移动电话后,第三个被关闭的业务。

这条新闻一出,引发了各方的热议。很多人都认为,这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会有成千上万的员工失去工作。

一、把饭碗砸了?三星将生产转移到越南

三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在刚开始的时候,它主要依靠本地的生产链,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所以生产速度慢。自从上个世纪末,三星就开始进*中国,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

另外,随着中国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它能向中国出口60%的产品,一年能从中国赚取亿美元,在中国最鼎盛的时候,它占领了超过20%的电子市场。

但是现在,为了应对美国的出口限制,三星公司不愿意将巨额的利润分给本国的合作工厂。从年开始,该公司在中国的多家企业相继倒闭,其中有天津的一家电视厂,还有惠州一家移动电话厂,导致数以万计的员工丢掉了他们的“饭碗”。

现在,它还打算“减少对中国的供应”,把它的显示屏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它每年向中国企业提供的面板产品,有60%是来自中国企业,比如TCL、华星、惠科和夏普。可以预料,当三星的生产设备全部撤出后,他们将会面临大量的订单缺口,以及没有工作的工人的困境。

事关几十万人“饭碗”,如何是好?

二、《人民日报》:抛弃所有的幻想!加快我国的制造业升级

其实,我们没必要过于担心。一方面,由于“越南制造”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大部分都是为我们的产品提供零部件,所以三星很难完全摆脱我们的供应链。

另一方面,关于三星这种“吃饭砸锅”的做法,《人民日报》早就发出了警告:抛弃所有的幻想!为了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我们需要加快我国的制造业升级。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和生物技术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内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从富士康把中国的生产基地搬到印度后,比亚迪等中国企业便开始在河南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用来接收个“失业”的制造业员工。另外,我们的生物和科技公司,在长期受到欧美限制的生物制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元气因”抗衰老补品,并投资二十亿港币,在浙江设厂,为当地提供了数万个工作岗位。

据报道,该产品经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权威机构验证,可有效地激活SIRT寿命基因,并可有效地延缓衰老。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的生理年龄一般比实际年龄小10岁。因此,它被《自然》杂志评为“最可靠的七种治疗衰老的方法”之一。

“元气因”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行业之一,凭借着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酶制剂技术,以更高的质量和价格,占据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让几百万人受益,每年都有超过两万人购买。根据《中国商报》的调研,它已经是30-60岁中产阶层女性延缓衰老的主要手段。

有关报道指出,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元气因”为代表的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三千亿。厂商亦称,未来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再开设第二期工厂,到时候可能会再增加本地的工作机会,促进本地的经济。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具备了在国内本土企业崛起的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够把自己的“饭碗”拿在自己手里。与此相反,三星在第二季度丢掉了中国的市场,其收入和利润下滑到了6千亿韩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6%,创下了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降低对华经济的依赖,实现中国生产的自主

三星拿了我们的代工厂的利润,还想要把我们的生产线,从我们这里挪走,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而TCL、华星等几家公司,也在逐步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从小米到比亚迪,向新能源电池行业转型,对国外订单的依赖性也在逐步降低。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不再是那个靠着廉价劳动力,靠着外企“喝汤”的时代。我们是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也是我们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最大基础。

这个成就也可以从我们的对外贸易的出口数据上看到。传统的快速消费品,如服装,家电,家具等,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电动乘用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等高附加值商品正在形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三样”,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突破亿元,总量同比增加了61.6%。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