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昆明市财政局进一步限制采购进口产品,鼓励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1/5448257.html

近日,据政府采购网了解:昆明市财政局也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核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五个方面进一步限制采购进口产品,鼓励国产!

进一步限制采购进口产品

据“通知”了解,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活动,昆明市对采购进口设备流程做出了以下严格规范。

首先,通知明确了采购进口产品的适用范围,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产品,才能采购进口产品,并且还需要经过财政部门核实之后,再依法采取采购活动,同时不得歧视国产产品。

对于这点,相信大家都已不陌生,近日陕西省卫健委也发布了关于《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其中对于采购进口产品也明确提出: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确需采购进口产品,以及国内设备技术性能指标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满足其中一项才可以选择进口。

另外,本次昆明市财政厅还要求,在提出采购需求前,采购人要对拟进口产品做好论证市场调研,对比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以上同类产品的性能差异突出情况,并形成市场调研报告。

也就是说,哪怕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确需采购进口的,也必须要提供产品市场调研,并形成同产品对比报告,经过全网公示后,才可以采购进口。

无疑,这一系列操作无形中倒逼“采购人”,是否国产同产品真的无法满足?是否一定非进口不用?

23类国产设备惨遭“团灭”?没那么简单!

另外,本次“通知”还提出,要规范进口产品核准公示及异议处理。进一步规范进口产品公示媒体及期限、公示的主要内容、异议的处理程序。

说到公示及异议处理,近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今年四月,四川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省级-年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论证意见公示(医疗卫生设备类)》的通知,公布了59项进口设备清单。

但政策发布之后,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有媒体将焦点放在了通知中新增的23类进口设备上,并发文称清单中23项国产设备因被论证专家组认定“与进口存在差距,难以满足医疗卫生实验室要求”,而被淘汰拟采用进口设备,国产设备惨遭“团灭”!

事实真的如此?

其实细心人应该早就注意到,本次四川省发布的通知只是一则意见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若公示期内无异议,政府才允许采购这23项进口设备。

并且,并不是说进入了所谓的“进口产品清单”,就一定可以采购进口产品,采购单位在提出采购需求的时候仍需进行评估,并且四川省发布的公示意见中,还对进口产品的采购提出了规格不小的“前提条件”。

早在五月份的时候,联盟菌就发布过相关文章(点击查看),就拿麻醉监护仪来说,想要采购进口产品,医院医院CMI值在1.以上,或用于三级及以上手术、省级以上机构的科研业务等情况下,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众所周知,CMI值(病例组合指数)医院诊疗病例的技术难度及收治疑难重症的能力,CMI指数越高,代表收治疾病的疑难危重度越高。

也就医院在进行高难度手术或者科研工作需要的时候,才允许采购进口产品。

所以,国产医疗设备“团灭”不存在!

说实话,联盟君一直相信国产医疗设备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但“限制”进口不等于完全打压,国产设备的自信,一定是建立在我们的设备足够优秀的前提下。

多省政策助力国产医疗设备黄金十年已至

近年来,国产设备在中低端市场部分细分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是在核心的“高端市场”仍旧显得气力不足,不过在多省政策的推动之下,国产设备在向着更好的未来进步。

近期,多省发布了年最新的“进口医疗设备采购清单”,杭州市更是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得采购进口产品,除满足特殊需求外,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总额自年起三年内,年均下降10%以上。

并且,在官方政策的加持之下,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在不断提升对国产设备的认可度。以四川省医院为例,年采购大批医疗设备,其中不乏一些中高端设备,总预算高达万元,而在采购需求中直接标明:设备及与后期需配置的试剂、芯片必须全部为国产。

显而易见,在推动国产器械发展这件事情上,全国各地动作会越来越频繁。但国产医院及患者的认可,也一定是从核心技术及产品质量上。

当下,我国已涌现了许多优秀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及产品,比如东软、迈瑞、理邦、联影、安健、康达、万东等等,中国医疗器械发展黄金十年已至,国产医疗设备也必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