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年6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这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旨在通过版权限制与例外,为盲人、视力障碍者等阅读障碍者提供获得和利用作品的机会,从而保障其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该条约于年9月30日生效,目前国际上有87个缔约方,是WIPO管理的国际条约中缔约方增加最快的一个。早在年6月28日中国就签署了该条约,是该条约的首批签署方之一。年10月16日,在杭州举办的国际版权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在视频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在推动《马拉喀什条约》生效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阅读障碍者获取和使用作品的权益,为推动《马拉喀什条约》缔结和生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尽管中国已有非常专业的机构,如中国建立了盲文图书馆和盲文出版社,但是《马拉喀什条约》还可以帮中国走得更远,为阅读障碍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此,WIPO副总干事西尔维·福尔班也肯定道,中国盲文出版社为视障者提供了大量无障碍书籍。中国盲文图书馆还收集了大约20万册(本)不同知识领域的无障碍格式书籍。她希望《马拉喀什条约》能够早日在中国生效,让更多作品转化为无障碍格式,以便于视力障碍者阅读。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今年2月5日,中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交存了《马拉喀什条约》批准书。那么,《马拉喀什条约》生效将为我国视障人群带来哪些便利和影响呢?“《马拉喀什条约》落地,将助力中国盲人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说。据他分析,《马拉喀什条约》将为满足阅读障碍者特别是盲人群体的阅读需求、提升盲人群体的教育质量和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盲人阅读资源将得到进一步丰富,盲人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和文化产品。在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马拉喀什条约》的受益方不仅包括视力残疾人,还包括由于视觉缺陷、知觉障碍或身体残疾等其他方面原因不能正常阅读的群体。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我国现有视力残疾人万,而我国阅读障碍者的数量有可能比这一数字更多。《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后,将极大丰富我国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推动我国优秀作品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展现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尊重人权的国际形象。这部为阅读障碍者带来福音的条约,将在我国如何落地实施呢?据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版权局将做好《马拉喀什条约》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制定切合中国实际的实施办法,加强对被授权者的指导和监管,规范作品无障碍格式版的制作和提供,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无障碍图书联合会加强合作,推动无障碍格式版跨境交换,把《马拉喀什条约》对阅读障碍者的支持落到实处。李庆忠也表示,做好条约落地制度设计,研究好相关组织体系建设,强化无障碍阅读产品版权例外和保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赖名芳)
平台说
中国盲文出版社:让“视界·无障爱”
对视障人群来说,阅读形式的特殊性造成了他们可无障碍阅读的书籍总量相对匮乏。《马拉喀什条约》旨在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
中国盲文出版社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是我国唯一一家为全国多万视力残疾人提供各类盲人读物的综合性公益出版机构,担负着为提高全国盲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任。自年开展工作以来,中国盲文出版社将单一纸介质盲文书刊拓展为集盲文读物(实体+电子)、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无障碍影视、盲人数字出版与信息无障碍服务等多元化产品形态并存的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体系,更顺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针对盲人触觉、听觉和残余视觉3个替代性信息获取通道,研制了系列盲用数字出版技术与服务标准规范,打造了包含数字出版物、知识数据库、软件应用、智能终端的立体化数字产品体系,构建了包含网站、客户端、移动应用、智能终端、客服呼叫中心、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