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7日兆威机电()发布公告称:弘则研究、平安养老、广银理财、国寿养老、光大永明、国投瑞银、PrimeCapital、鹏扬基金、中信证券、中意资管、上海大朴资管、华能贵诚信托、中国人寿资管、APS资产管理、金鹰基金、深圳市前海嘉晟投资、中欧基金、鲍尔赛嘉(上海)投资、嘉实基金、上海辰翔投资、兴业证券、国信证券、BNPParibasAssetManagementAsiaLimited、银华基金、工商银行、国金基金、财通证券、北京汉和汉华资本、弘毅远方基金、恒越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循远资产管理、鹏华基金、中信建投证券、招商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富国基金、西南证券、中加基金、仁桥(北京)资管、上海峰岚资管、杭州亘曦资管、华泰柏瑞基金、中国人寿养老、长江证券(上海)资管、深圳市幸福时光资管、东方证券、新加坡ABAryaPartners、安信基金、慎知资产、国任保险、睿远基金、中邮人寿、阳光保险资产、中英人寿、合众资产、国海资管、中信建投资管、中邮基金、汇华基金、诺安基金于年4月25日调研我司。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年公司几大主要板块业务的增长情况如何?
答:公司通讯业务领域(含手机),年营收29,.93万元,同比减少43.58%;汽车电子领域,年营收28,.38万元,同比增长20.04%;智能家居与机器人领域,年营收39,.85万元,同比增长36.52%;医疗与个人护理领域,年营收5,.35万元,同比增长16.70%;总体而言,公司年通讯业务领域营收同比减少43.58%,非通讯业务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5.25%。
问:针对公司年启动的管理变革,目前变革的进展如何,有哪些实质性的进展?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公司年引入了战略咨询机构来帮助公司梳理、指导,推动企业变革转型升级,目前变革正有序推进中,希望通过在公司治理、组织变革、研发及供应链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变革,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护航公司稳健发展。目前变革取得的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文化方面,公司制定“致力微型驱动领域进步,共创智能美好生活”的愿景使命和“创造价值,坚持创新,持续奋斗,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提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理念:“成就客户,成就员工,成就产业”的价值理念;“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理念;“成果导向、进步导向、共赢导向”的奋斗理念和“卓越品质、卓越执行、卓越运营”的经营理念。在营销方面,公司业务模式由被动式接单转向主动拓展,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作战,推行行业“铁三角”和项目“铁三角”运作。通过分析行业痛点解读客户需求,拉通公司跨部门的内部资源面向客户协同作战,从线索发掘到跟踪培育、客户关系、产品解决方案、合同订单交付等方面实现端到端的精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信息化工作上,将IT系统延伸到公司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提升业务效率,持续完善OA等内部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公司推行SAP以及MES等系统,将产、供、销、人、财、物等高效的协调组织,以有限的人工支出、合理的设备配置以及精益制造与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制造环节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打造公司管理及成本优势。在经营管理上,公司建立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EMT),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发挥团队决策优势,实现人、事决策分离,明确管理层责任,做好内部预算管理和各部门及子公司KPI考核管理。在流程管理上,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流程管理变革项目,如构架流程驱动、矩阵化管理的组织阵型,实行分级流程owner责任制,对全流程端到端的结果负责。未来,咨询顾问公司将继续陪伴公司,在战略与营销子项目、集成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方面将继续进行管理变革及落地。
问:公司去年业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答:年度,公司受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物流运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芯片紧缺,下游客户端部分消费需求降低,新品推广进度放缓等因素冲击,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情况不及预期,较年同比下降4.61%。
问:上海疫情对对公司整体经营的影响如何?
答:上海疫情对公司上下游供应链、物流等方面有一定的短期影响,但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对于疫情造成的短期影响,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案,在加强防疫的同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问:公司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答: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主要系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主要是由产品的结构决定的,举例: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如扫地机器人,由于采购的物料比较多,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相对而言毛利率较其他产业而言偏低一些。年公司智能家居与机器人领域营收同比增长36.52%,对公司整体毛利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问:公司的产品具体是应用在汽车里的哪些部分?
答:公司的微型传动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如电动尾门(PLG)、自动门锁、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发动机冷却系统、涡轮增压控制系统等诸多方面。另外,公司积极拓展汽车领域里的新应用相关的业务,如汽车的主动式升降尾翼、新能源充电桩锁止执行器、升降音响、车载运动屏幕之类的应用。新的应用场景在国内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有序导入,产品形态由传统的零部件到简单的零部件组装再向现在的传动+驱动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向终端使用市场更跨进一步。
问:公司未来打算如何在汽车电子板块业务上发力?
答:近年来,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进入发展快车道,同时,随着政府提出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能源革命成为当下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公司快速布局汽车电子行业,把握此轮汽车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主要为汽车电子行业提供注塑零件以及微型传动齿轮箱、微型驱动产品,包括各类执行器、智能化电子驱动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及驱动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并重视与整车厂的合作,希望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深化微型传动到微型驱动技术的纵向延伸和系统化整合,加强产品系统化开发能力建设,公司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且有高附加值的服务,提升产品价值量。目前公司与博世、比亚迪、长城及其他国内主要汽车行业客户有多年的合作基础,且均已取得合作进展。公司提供的车载运动屏幕、电子后视镜、汽车隐藏门把手、汽车主动式升降尾翼、新能源充电桩锁止执行器、汽车电动尾门推杆等相关产品已在民营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中成功应用。相信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电子成本的不断提升,汽车微型驱动系统将会成为公司主要业务增长点之一。
问:目前公司医疗领域相关产品的推广进度如何,盈利能力怎么样?
答:公司处在医疗行业的上游,所提供的核心电子器件是医用医疗设备生产的重要部件。公司积极对接头部医疗器械企业,目前已在该领域进行布局,在胰岛素泵、镇痛泵、吻合器、自动注射等应用领域着重发力,相关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虽然目前整体业务量不是很大,给公司贡献的营收比较有限,但医疗领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赛道,相信公司在医疗板块精密传动产品方面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问:去年公司移动通信业务营收有所下滑,公司对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预测是怎样的?
答:在移动通信方面,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为移动通信行业提供基站天线配套的RCU调节模组以及天馈传动模组,是电调基站天线的核心零部件,用于远程调节基站天线辐射信号的下倾角,进而调整网络覆盖位置及范围等。目前主要客户是华为、康普、罗森博格等行业头部客户,移动通讯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移动通信相关业务,努力提升移动通讯板块的业务水平。
问:公司对于股权激励计划对应的年业绩目标是否有信心?请展望一下未来的业绩情况.
答: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公司经营管理层将围绕业绩目标带领全体成员一方面将继续加大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行业洞察,根据自身的资源现状整合能力,强化细分目标市场经营,扩大公司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巩固微型传动行业技术优势,推动研发项目的转化率,精细化管理,为业绩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问:年公司几大主要板块业务的增长情况如何?
答:公司通讯业务领域(含手机),年营收29,.93万元,同比减少43.58%;汽车电子领域,年营收28,.38万元,同比增长20.04%;智能家居与机器人领域,年营收39,.85万元,同比增长36.52%;医疗与个人护理领域,年营收5,.35万元,同比增长16.70%;总体而言,公司年通讯业务领域营收同比减少43.58%,非通讯业务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5.25%。
问:针对公司年启动的管理变革,目前变革的进展如何,有哪些实质性的进展?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公司年引入了战略咨询机构来帮助公司梳理、指导,推动企业变革转型升级,目前变革正有序推进中,希望通过在公司治理、组织变革、研发及供应链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变革,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护航公司稳健发展。目前变革取得的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文化方面,公司制定“致力微型驱动领域进步,共创智能美好生活”的愿景使命和“创造价值,坚持创新,持续奋斗,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提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理念:“成就客户,成就员工,成就产业”的价值理念;“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理念;“成果导向、进步导向、共赢导向”的奋斗理念和“卓越品质、卓越执行、卓越运营”的经营理念。在营销方面,公司业务模式由被动式接单转向主动拓展,由单兵作战转向团队作战,推行行业“铁三角”和项目“铁三角”运作。通过分析行业痛点解读客户需求,拉通公司跨部门的内部资源面向客户协同作战,从线索发掘到跟踪培育、客户关系、产品解决方案、合同订单交付等方面实现端到端的精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信息化工作上,将IT系统延伸到公司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提升业务效率,持续完善OA等内部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公司推行SAP以及MES等系统,将产、供、销、人、财、物等高效的协调组织,以有限的人工支出、合理的设备配置以及精益制造与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制造环节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打造公司管理及成本优势。在经营管理上,公司建立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EMT),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发挥团队决策优势,实现人、事决策分离,明确管理层责任,做好内部预算管理和各部门及子公司KPI考核管理。在流程管理上,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流程管理变革项目,如构架流程驱动、矩阵化管理的组织阵型,实行分级流程owner责任制,对全流程端到端的结果负责。未来,咨询顾问公司将继续陪伴公司,在战略与营销子项目、集成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方面将继续进行管理变革及落地。
问:公司去年业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答:年度,公司受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物流运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芯片紧缺,下游客户端部分消费需求降低,新品推广进度放缓等因素冲击,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情况不及预期,较年同比下降4.61%。
问:上海疫情对对公司整体经营的影响如何?
答:上海疫情对公司上下游供应链、物流等方面有一定的短期影响,但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对于疫情造成的短期影响,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案,在加强防疫的同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问:公司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答: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主要系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主要是由产品的结构决定的,举例: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如扫地机器人,由于采购的物料比较多,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相对而言毛利率较其他产业而言偏低一些。年公司智能家居与机器人领域营收同比增长36.52%,对公司整体毛利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问:公司的产品具体是应用在汽车里的哪些部分?
答:公司的微型传动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如电动尾门(PLG)、自动门锁、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发动机冷却系统、涡轮增压控制系统等诸多方面。另外,公司积极拓展汽车领域里的新应用相关的业务,如汽车的主动式升降尾翼、新能源充电桩锁止执行器、升降音响、车载运动屏幕之类的应用。新的应用场景在国内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有序导入,产品形态由传统的零部件到简单的零部件组装再向现在的传动+驱动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向终端使用市场更跨进一步。
问:公司未来打算如何在汽车电子板块业务上发力?
答:近年来,汽车产业自主品牌进入发展快车道,同时,随着政府提出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能源革命成为当下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公司快速布局汽车电子行业,把握此轮汽车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主要为汽车电子行业提供注塑零件以及微型传动齿轮箱、微型驱动产品,包括各类执行器、智能化电子驱动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及驱动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并重视与整车厂的合作,希望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深化微型传动到微型驱动技术的纵向延伸和系统化整合,加强产品系统化开发能力建设,公司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且有高附加值的服务,提升产品价值量。目前公司与博世、比亚迪、长城及其他国内主要汽车行业客户有多年的合作基础,且均已取得合作进展。公司提供的车载运动屏幕、电子后视镜、汽车隐藏门把手、汽车主动式升降尾翼、新能源充电桩锁止执行器、汽车电动尾门推杆等相关产品已在民营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中成功应用。相信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电子成本的不断提升,汽车微型驱动系统将会成为公司主要业务增长点之一。
问:目前公司医疗领域相关产品的推广进度如何,盈利能力怎么样?
答:公司处在医疗行业的上游,所提供的核心电子器件是医用医疗设备生产的重要部件。公司积极对接头部医疗器械企业,目前已在该领域进行布局,在胰岛素泵、镇痛泵、吻合器、自动注射等应用领域着重发力,相关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虽然目前整体业务量不是很大,给公司贡献的营收比较有限,但医疗领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赛道,相信公司在医疗板块精密传动产品方面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问:去年公司移动通信业务营收有所下滑,公司对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预测是怎样的?
答:在移动通信方面,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为移动通信行业提供基站天线配套的RCU调节模组以及天馈传动模组,是电调基站天线的核心零部件,用于远程调节基站天线辐射信号的下倾角,进而调整网络覆盖位置及范围等。目前主要客户是华为、康普、罗森博格等行业头部客户,移动通讯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移动通信相关业务,努力提升移动通讯板块的业务水平。
问:公司对于股权激励计划对应的年业绩目标是否有信心?请展望一下未来的业绩情况.
答: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公司经营管理层将围绕业绩目标带领全体成员一方面将继续加大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行业洞察,根据自身的资源现状整合能力,强化细分目标市场经营,扩大公司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巩固微型传动行业技术优势,推动研发项目的转化率,精细化管理,为业绩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兆威机电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微型传动系统、精密注塑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兆威机电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15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19万元,同比下降50.11%;扣非净利润.9万元,同比下降44.35%;其中年第一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15亿元,同比下降17.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9万元,同比下降50.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万元,同比下降44.35%;负债率10.87%,投资收益-.0万元,财务费用-.44万元,毛利率26.7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6.0。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兆威机电()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5星。(评级范围:1~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证星公司调研〗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