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过这些事情呢?明明自己工作能力很强,但就是升迁受阻;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误,但平白无故就蒙受委屈;自己已经委曲求全地迎合他人,但还是处处受排挤;很认真,也很细心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但却偏偏得不到上级的赏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如果你遭遇了种种莫名其妙的委屈,不用问,大概率是你遇上了小人作祟。职场是一个名利之争的战场,有凭着真本事上位的人,自然也有不少虽然没有真本事,但是靠着玩弄权谋上位的人。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惨遭黑手,就要知道黑手们惯用的伎俩。下面就为你揭秘职场中常见的十三种权谋手段,为你的职场仕途扫清雷区。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一、口蜜腹剑—捧杀
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同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我也不例外。因此职场黑手们也特别喜欢利用这个人性的弱点,来进行捧杀。所谓捧杀,就是通过对你的一番吹捧,让你翩翩然,开始狂妄自大,失去理智和判断能力,去做一些高风险的事情,从而导致失误,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和李四都是销售部的同事,平时张三一直都是公司业绩名列前茅的销售精英,而李四则稍微落后于张三。但是李四没有显出竞争的意思,反而不断称赞张三能力过人,又会拿捏客户。一番吹嘘下来,张三开始越发自信起来,在一次大项目销售上,张三明知有高风险,但是为了进一步拔高自己业绩,也好保持自己能力过人的形象促使下,铤而走险,去促成了此次销售,结果项目后来烂尾,巨额尾款无法回收,公司蒙受了损失,为此张三也引咎辞职,并负了连带责任。
这就是李四耍的捧杀伎俩,也是职场黑手常用的手段之一。仅靠花言巧语的吹捧,就让竞争对手丧失理智,从而铸成大错,自己则趁势除掉对手,平步青云。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想要避免自己遭到捧杀的伎俩,就要时刻保持理智,认清自己的实力,把握行事的分寸,牢记规章制度。做事之前,先想后果,如果后果是自己无法承担的,那么任凭他人把自己捧上天,也不要去铤而走险。同时要懂得分辨哪些是真心赞赏和褒奖,哪些是刻意的吹捧。真心的赞赏,往往都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而刻意的吹捧,则多有明显夸大的色彩。当然,能力大的人,难免遇到的吹捧也多,对于各种吹捧和赞赏,我劝你一笑了之,听过就算,装装糊涂,不要全部当真。
二、无中生有—造谣
自古以来,谣言都是阴谋家们的常用手段,那么到了职场,更是屡见不鲜。所谓造谣,无非就是通过捏造说辞,制造事端,已达到损害你名誉,或者激怒你的作用。损害了名誉,你自然会受到排挤或者妨害,而激怒,同样好用,能让你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在公司里,张三工作一直都是勤勤奋奋,备受上级领导青睐。同事李四心里很是吃醋,眼看着公司马上准备提拔张三,李四更是火急火燎的难受。于是乎李四开始和几位同事散播起谣言来,说张三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了顶替马上退休的王经理的位子,那都是故意做给领导看的。于是乎,同事们有的是顿生醋意,有的是想打压对手,有的是看不惯这种“装模作样”的作风,都开始排挤张三。张三心里憋屈的不行,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刻意去争夺经理的位子,故意松懈了工作,想消除大家的排挤心理,结果反而遭受到了上级领导的指责,升职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造谣的目的就是在于此,就是想扰乱你的心绪,让你为了辟谣,去进行某种错误的行为。
所以当你在遇到被人造谣的时候,不必急于解释和辟谣,先冷静听取谣言,理性地进行分析,找到漏洞之后,再进行有力的反击。或者可以通过自嘲解围,先化解针对和排挤,随后再慢慢消化谣言。实在无法的时候,不妨让谣言止于智者,有时沉默,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挑拨关系—离间
如果想一个人举步维艰,那么破坏他的人际关系,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所以对于职场中的小人来说,离间也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之一。通过挑起是非,拨弄双方之间的关系,导致双方矛盾和隔阂,可以达到恶化人际关系,制造工作阻碍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是科技公司的尖子销售,加上A组内有王五、赵六等编程高手,为整个项目组提供了优质的程序和服务,所以项目组一直是公司的黄金组合,也让其他项目组是嫉妒的眼红。正巧公司马上要派出一个项目组去国外接洽一个金额特别大的项目,不少领导眼光都放在了张三一组身上。
但是,B组的李四也十分想要这次机会,但是正面竞争,无疑是赢不了的。所以李四想了一个办法,他故意吹捧张三,说整个项目组主要都是靠张三优秀的谈判能力,如果不是他,王五和赵六根本没有做项目的机会,水平自然不会成长这么快。但是回过头,和其他同事聊天时候,却故意放出话,说张三经常吹嘘自己,不是自己本事,凭几个书呆子能成什么事。果然人言可畏,没多久,王五和赵六同时申请调离了组别,张三也因为不解两人的走的原因,而怨恨两人,一个黄金组合闹得不欢而散,最后公司把接洽的机会,留给了稳定的李四组。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所以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流言蜚语,但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轻信片面之词。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利自己的言辞,你可以听,但千万不要表现出来,一旦表现的动静越大,就越落入了设计者的圈套中去。如果挑拨者经不住耐性,主动说出了挑拨之词,你要第一时间揭露挑拨者的嘴脸,公开表明立场,让挑拨者陷入自己圈套的反噬中。
四、狼狈为奸—联斥
一个好汉三个帮,好人明白的道理,坏人自然也很懂得。有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一定扳得倒你,但是一群人就难说了。联斥的意思是,小人联合起你的对手或者讨厌你的人,一起共同对你施压,让你难以开展工作,阻碍你的事业和职场生涯,等你难于反抗时,就不得不认输离场。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是公司里的销售经理,主管公司的销售和业绩,能掌握着公司收入命脉的,自然是老板眼中的红人,所以总经理马上就要退休了,老板对提拔张三上来,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后勤经理李四是公司的老臣子了,对于这次竞争总经理的位置,也是全力以赴,但是无论怎么表现,最多落了一个二号备选的地位,李四十分不甘心。但是怎么办呢?
张三管的可是公司销售,多少大客户和大项目都是他牵头谈回来的,自己又怎么和别人争呢。李四苦思一番,突然心生一计。张三虽然业务精通,但是因为这几年自己不断为公司创造效益,和同事交往时难免有些骄纵,所以有不少同事,对于张三都是怀恨在心,财务经理王五就是其中一个。李四果断联系了财务经理王五、产品经理赵六等一干对郑道心怀不满的同事,大家一起诉苦着张三各种霸道,各种不好的事情,李四最后补充,如果张三当了总经理,各位只会更加难受,能不能长久做下去,还是个问题,各人也都因此陷入沉思。
随后工作里,老板接到了各种投诉,都是说张三虚开报销、接待费用超标、胡乱更改产品标准等等行为,本来开始的时候,老板还在护着张三,后来慢慢地也对张三产生了不满。最后考虑到总经理需要一个人缘好、利于团结、有大局思维的人来当的时候,李四成了不二人选。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面对着种种有目的的联合排斥时,不难通过各种绊子,找出这些联合排斥你的人。在应对他们的时候,通常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种阴谋。一是学他们,同样组成联盟去对抗,有人挤兑你,但也有人帮你,虽然事情会受点阻碍,但是有盟友的保驾护航,至少能让你多一分生存冲刺的希望。二是以阴谋对阴谋,去策反对方的联盟,让对方联盟窝里乱,自然就没有被联合针对的困境了。三是以利求和,分化对方联盟。和策反有相同的意思,但是意在让对方部分人因为利益退出或者消停即可。
五、人情绑架—诱挟
在职场中,大家都想做到左右逢源,通过人情来便利自己的工作,提速自己的仕途之路,而且自古至今,由东至西,大量的案例都说明了人情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当小人想要去要挟你,或者把持你的时候,人情牌自然是他们首选的“武器”。所谓诱挟,就是通过提供所谓的“便利”和“帮助”来捉住你的把柄,利用把柄来让你为他做事,达到人情绑架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是公司里的办公室主任,说是办公室主任,其实就是平时管管文书往来,检查下销售经理们的报销手续之类的琐事岗位,没什么实际的权利。但是张三却顺利地把几个几个亲戚,都放进了公司的油水部门,甚至还在后勤部经理竞争中,一举打败勤奋多年的王五。
他身处无权无势,又没人巴结的岗位上,是怎么做到的呢?原因很简单,张三特别会玩人情套路,每个部门的核心人物,他都积极“笼络”,手续不全的,他帮着补补;文书往来的,优先安排;内务消息的,及时分享;甚至于手头紧凑的,他还会借点应急。从表面看,张三确实是个大好人,但可是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人情攒的差不多了,张三就会开始各种利用,帮着亲戚安排工作,倒腾点内部资源等等。大家伙都不忍拒绝,毕竟经常也受人关照,虽然有点违背自己的意愿,但是为了维持着张三的情面,也都帮衬着张三把事情办妥。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虽然平日里遇到诱挟,感觉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日子久了,形成依赖就很可怕。你的身心和思想,都像是被一个无形的网给罩住,经常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甚至违规的事,不但影响工作的心态,时间长了也必定会影响到工作的表现。
对于诱挟的防范也很简单。首先要懂得明哲保身,违规的事情千万不要做,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保质保量,不要凡事都想着“走后门”或者被人抓到把柄。其次,对于一些同事的帮助,你很难判断是纯粹的热心肠还是有意的诱挟,但是你要做到礼尚往来,别人帮了你,及时去报答,不要欠下太多“人情债”,自然也没有被人情绑架的机会。
六、糖衣炮弹——溺害
最毒的毒药,往往都有着鲜艳的颜色和芬芳的气味,让人止不住地想去尝试。最害人的手段也是如此。所谓溺害,就是通过各种诱惑、各种娱乐、各种灯红酒绿去腐蚀一个人的斗志,让他无心奋斗,彻底沦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是项目小组里的尖子设计师,在设计功底和创意方面都是天赋异禀。公司即将提拔一名设计师,进入总部担任设计总监,这个名额本来当之无愧属于张三的,但因为李四的一个手段,把张三挤了下去。
李四虽然也是比较优秀的设计师,但是相对张三,还是差着一段距离,而且张三勤奋好学,保持着前进的脚步,眼看短短半年时间,肯定无法超越张三的。所以李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知道张三是个活泼外向的人,平时也爱聚会也爱玩,于是乎李四开始各种诱惑,教会张三打手游,还给张三送了各种游戏道具和皮肤,让张三玩得不亦乐乎,甚至通宵打拼。时间长了,张三精力已经全部耗费在手游上,根本没心思应付工作和学习,做事也是错漏百出,惹来领导的严重批评和不满。最后设计总监的位子,也被李四抢到。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在工作中,诱惑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现实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如果我们缺乏应有的定力,克制自己,那么娱乐至死的结局,早晚会落在我们头上。有的溺害行为是有人故意为之,有的溺害行为是本来就腐朽的人企图拉上你一起走向堕落的道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作为优秀的职场精英,都要会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能以前途和未来,作为今日娱乐消费的成本。
七、通风报信——插针
信息时代,讲究的就是信息的重要性,掌握的越多,对胜券把握地也就越紧。所以在职场中,安放眼线就成了所有阴谋家几乎必做的“功课”之一。而且,越是高的位置,越是要多加小心。插针,顾名思义,就是安放眼线在你周围,通过找你把柄,泄露你的工作机密,传播虚假消息,制造内部混乱等手段,实行打击的手段。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和李四都是公司金牌项目经理,两支团队在公司中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终是一山不能容二虎,两个项目组明争暗斗,竞争十分激烈。虽然销售能力张三略胜一筹,李四相比张三更有城府。
为了取得最终的职场斗争,李四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地输送了三名眼线进入张三团队中。眼线进入团队中,站稳了脚跟,就开始了一系列工作。先是把张三团队中的各项销售方针,市场方向,重要客户资料等传输回李四团队中,接着不断制造谣言,挑拨内部关系,将几名尖子业务员挤兑地身心疲惫,最后还混乱市场调研报告,让张三团队像盲人过河般粗步难行。没多久,张三因为工作失误,和领导还起了争执,赌气辞职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不但高层容易被放眼线,一些业绩突出或者比较重要的职位,也容易遭到竞争对手的安插。但是反制安插眼线这种手段,也不难应对。首先,在职场中也要掌握沉默是金的道理,不要对谁都像自己人,保证机密不外露,不要轻易让人掌握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其次,感知身边有眼线的话,不妨试试利用误导型信息,抓出眼线,具体可以参考下《寒战2》中的电影桥段。最后,眼线也是可以被利用的,比如传输错误信息,排除异己等,都是可以利用敌对眼线来进行。
八、恶人告状——反噬
古话说得好,贼咬一口,入木三分。在职场中,恶人先告状,或者告反状的例子可谓略见不鲜。所谓反噬,就是反咬一口,把自己犯错的责任,反扣到你的头上,无缘无故地让你背了一个黑锅。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张三是公司的老前辈,精通公司各项业务。对于新进公司的李四,是关照有加。一次李四遇到一个业务难题,被客户追得焦头烂额,于是乎再去请教老前辈张三。张三作为老前辈,也不推辞,欣然指导。最后问题虽然有了个解决的办法,但是有几个地方是违规操作,属于造假手续。虽然对客户有了交待,实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事情终究没包住火,公司追责下来,李四一脸哭相地像公司领导解释,自己啥也不懂,都是张三教的。最后,公司为此也定了张三的责任,两人共同承担此次事情的后果。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好为人师,从来就是职场大忌。尤其是教导所谓工作“小窍门”,指点公司“潜规则”的,一旦出事,难辞其咎。所以在职场中,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让惹上平白无故的罪名。热心是需要的,但要会丑话说在前,说明这是个人观点而已,最终要看你自己怎么做,提前撇清关系。其次,已经事到临头了,不要在乎所谓面子,要强辞开脱,争取开脱自己罪名。
总结
职场也是江湖,权谋的影子无处不在,不通晓难以立足其中。权谋的背后,是所有人性劣根的综合,有时不一定是有意而为之,而是下意识的行为表现出人性的顽劣部分。所以身处职场,我们可以无有害人之心,却不可无有防人之心。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权谋更像是火药,你拿来保家卫国,歌颂太平盛世,那就是好东西;你拿去侵略害人,陷害忠良,那就是坏东西,甚至乎,会玩火自焚。所以,务必正确看待权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