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从金字塔底部到顶部依次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这五类可以简单概括当前的市场需求,其中的深化细分,则需要商家花费时间去摸索寻找。
越是做的成功的企业,往往越能把握消费者真正的需求,那具体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话休絮烦,让我们在「中国十大策划人」赵巍先生著作《从代工到品牌》中找答案。
「中国十大策划人」赵巍著作
《从代工到品牌》
赵巍先生创办的杭州正方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中国长三角地区第一批专业品牌形象塑造、品牌营销策划综合性服务团队,累计帮助+公司降本增效,迅速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杭州正方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自年创立正方策划以来,赵巍先生一直致力于协助中国企业进行品牌战略实践,至今刚好28年整,先后在食品、饮料、餐饮、家电、B2B等领域播种收获。
这对今天中国的新一代企业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连载十七
适销对路
来源
赵巍著作《从代工到品牌》
自主研发很重要,自主创新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市场,没有市场,所有都是空的。外国人为什么来中国?跨国公司那些老大卑躬屈膝,一年拜会中央领导好几次,图的是什么?他们看中的是市场。十年以前,中国车企领导出去谈判很神气,不是本事大而是他的背后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
所以说,在自主研发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需求对路的问题,因为有需求才有市场。
外贸型企业一直以来主要为国外做订单,产品不是按照国内市场的需求所来设计生产的,产品风格、甚至规格都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内外销需求有着很大差异,特别是文化和审美观点。外销非常好的产品,在国内就不一定能够畅销,销售环境变了,销售对象也变了,产品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而且,中国地域广大、文化多样,东西南北中各异,决定了中国消费者的复杂和多样化,只有适销对路,才能成就企业内销之路。为什么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干不过肯德基?就是因为它没有像肯德基那样,实现了部分产品中国化,比如其推出肯德基中式快餐,北京肉卷,新奥尔良烤翅等,都在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外转内的企业,都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的问题。很多企业多是将外贸产品换个包装,甚至是不换包装,就直接投放到国内市场。这类企业并没有对国内市场进行太多的市场调研,并不太了解国内消费者真正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这也是很多外贸企业转内销不顺畅的一个原因。因此,外转内,就要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研发出针对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组合。
01
需求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创造出来的
我曾去一家企业,看见墙上用英文写就:创造客户需求!客户的老总说老美见了这条口号耸肩不爽,认为说得不对,我也认同老美的观点,因为需求不需要被创造,需求是本来就存在的自然现象。
我们在外转内时,要从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出发去研发产品,而不是闭门造车研究出一个东西来,再去创新市场需求。这么做,是把本末倒置了。需求不是创造的,是消费者本身具备的,有时候,消费者本身有许许多多的潜在需求,他们在偶然的场合或者在商场闲逛时,突然遇见了自己的需求,这时候,消费的欲望就被激发了,于是交易产生,价值感显现了。很多人认为这个需求是被创新出来的,其实不是。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去不断地满足生活中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也在提升,人们变得越来越享受生活带来的便利,用大量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本身,工作变成了创造新生活的基础,而非一定去为工作而作,工作的本身只是为了带给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所以时代的变化,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人的欲望也跟着发生变化,原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周围存在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在改变,回首往事,觉得自己完完全全地改变了,那是需求在改变,所以需求就是一种存在,要满足不断改变的需求需要发现,而非创造。每一个产品和服务,将要投向市场时,就要研究这个需求的存在,多问几个为什么?问一下产品能满足哪一个层面的需求?为什么能满足?到哪里去销售?怎样才能使销量增长?怎样做推广才能使效果最大化?……每一个个体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需求,我们是否已经发现?并去竭尽全力满足需求,这就是摆在研发者面前的难题,假如你不断地充当目标人群,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到底得到了怎样的产品或服务才感到满足,那么,消费者也是。
举一个例子,女人每个月都有生理期。古时候,女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布带,很麻烦,卫生状况也不好。后来,外国人来了,棉条来了,卫生巾来了。这个市场是不是原来就存在?几千年的需求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满足它,现在是满足了。所以说,我们是在满足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还有,洗头用品,最早是臭肥皂,后来是药肥皂,再是香肥皂,再到香波,再到洗发液,再到功能性洗发液,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改变,所以你必须随时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去满足。
适应变化,了解新的消费需求
我们所说的适销对路,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市场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一家企业,包括企业的研发人员,你要去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包括生活中的各个细节,然后去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需求,那么,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出来了。
适销对路的产品是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关键,随着80、90后消费群体的出现,他们对产品设计元素和系列化的搭配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个性化元素需求越来越强。近年来,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