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天315让青岛市民放心购,局长们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

“十四五”期间,改善消费环境,全面促进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青岛全面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蓝图已绘就。消费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置于更加突出位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保障。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本报邀请青岛各区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共话消费维权,从消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放心消费创建”为抓手,用最严的标准、最实的作风、最硬的措施,优化提升消费纠纷管理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让青岛成为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品质消费之城。

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姜岱勇:

全省首建消费纠纷调解中心

“打造政府主导、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维权共治格局,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市南区优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姜岱勇亮出消费维权工作“小目标”——力争年内投诉总量下降10%,重复投诉件数量下降40%,杜绝投诉超期件;一般投诉办理时间缩短20%,咨询件、疫情件等办理时间缩短25%,实现消费维权工作提质增效。

年,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首创“消费维权双向直通车”模式,邀请大型商超客服人员入驻基层市场所,由监管人员“零距离”指导企业处置消费投诉。“我们的‘直通车’一开进来,消费投诉量马上降下去。”姜岱勇用数字说话,去年辖区内大型商超的消费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6.4%,其中,投诉首接调处解决的占比80%,转由市场监管部门二次调处的下降92.4%。

与此同时,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全省首家“消费调解培训学校”,由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担任讲师,为辖区大型商超负责人和客服人员开展培训,提高经营者、商超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客服人员处置消费纠纷的业务水平。年,市南区市场监管局下大力气解决投诉处置难题,全年受理投诉举报数量件,同比下降8.79%,扭转连续三年增长50%的态势,连续11个月无超期、多次转办投诉,市南区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市南区将继续加大消费维权投入,继续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姜岱勇划出了年维权工作4大重点:

首先是建立预付卡资金监管机制。以资金监管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消费者、经营者、银行以及监管部门“四方联动”机制,加强对预付款资金领域的监管,对经营者预收款资金进行监控,及时甄别资金风险并发出预警,实现关口前移,预防消费纠纷的发生。

其次是组建全省首个“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将聘请专业律师,抽调监管人员,组建东、西2个消费纠纷调解中心,集中办理消费投诉。充分发挥律师专业特长,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专门处理职业打假和预付卡跑路等疑难复杂案件,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和满意率。目前,西部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已于年2月1日正式开展工作,一月来已处置消费投诉件,处置效果已初见成效。

第三个重点是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实施示范单体、示范区域、示范行业“三个创建”,创建各类放心消费示范区域3处。年内全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不低于家,承诺单位家,推动示范扩容。

最后是建立全省首个大型商超“文明消费驿站”,向广大消费者传授基本的识假辨假知识,增强消费者自身辨别能力。据姜岱勇介绍,驿站将设置多个假冒伪劣产品展示柜台,涉及服装、鞋包、眼镜、计量器具等多个常见领域的产品,利用设备联网参与到消费维权模拟体验、消费维权知识问答、观看专家说事等活动,有效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市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于志鹏:

实施“三个三”让维权更省心

市北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人口密度和商业密度较大,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处置区域内消费者的维权诉求?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摸索出一套“市北模式”。市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于志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不断创新载体,精准施策,实施“三个三”模式,努力实现让消费更放心、购物更舒心、维权更省心。

据于志鹏介绍,第一个“三”,是开展三项整治行动,高质高效处置重点领域投诉。

市北区人口密度和商业密度较大,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一是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整治,推行以菜谱备案制、餐前核帐制、餐后签名三联单制、规范餐饮经营行为,有效整治“阴阳菜谱”、“一菜两价”、“天价饭菜”等违法行为;开展手机行业专项整治,会同相关执法部门,通过行政约谈、书面承诺、联合执法等方式,严厉打击以合约机、话费套餐等“诱导式”销售方式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铲除手机行业的“顽疾”;开展旅游旺季专项整治,联合交通、综合执法等7部门,以台东三路步行街、中央商务区、新都心为重点区域,严厉打击住宿、餐饮行业出租车拉客提成、计量器具不准等违法行为,营造放心消费、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第二个“三”,是拓宽三条维权通道,借势借力处置疑难群体投诉。

首先,建立人由法院、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组成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行政、司法、人民调解合理分工的“三调联动”模式,对同一纠纷涉及多名消费者的群体投诉,借助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经验和执业律师的专业素养,三方共同组织诉前调解,推进纠纷双方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确认,降低维权成本;其次,建立“消费维权巡回法庭”,对多次调解未果、案值较大的疑难投诉,邀请法官现场提供法律帮助,提高调解协议的合法有效性,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最后,与业态相对集中、投诉处置难度较大的家装、搬家等行业协会建立沟通机制,组织消费者和执法人员参加消费体验,开展送法到企业活动,与行业协会定期分析投诉热点、研究处置办法,对投诉量大、处理不积极的企业,由行业协会出面指导,协助企业调解处置。

第三个“三”是建立三项长效机制,保质保量提高投诉处置效率。

据于志鹏介绍,市北区市场监管局经汇总分析日常遇到的多种情形,制定出《投诉答复书》《举报答复书》等9种回复范本,从注意要点、法律法规、答复范本、受理流程四个方面,规范投诉举报处置流程。推行预付卡投诉“六步走”流程,编写《预付费消费投诉后处理流程》,按照“登记备案、多方查找、失信惩戒、立案查处、移交公安、支持诉讼”的“六步走”流程,妥善处置预付卡投诉。梳理“部门法定职责”模板,研究《电信用户申诉处理办法》等41部法律法规,形成《行政部门受理消费投诉职责分工调研报告》,梳理32种职能交叉且容易混淆的消费投诉,提高工作效率。

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吉素琴:

以“放心消费”推动消费放心

“牢牢守护民生民安,抓好群众身边的市场监管。”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吉素琴表示,今年该局将以消费环境建设为着力点,以放心消费创建为突破口,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严抓防疫、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五大安全”,整体提升市场监管领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营造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开启“保安全、促发展、优服务”消费环境建设新篇章。

聚焦“展台+平台”,按下放心消费示范建设“快进键”。坚持“一街一亮点、一企一特色、一业一重点”,李沧区全力打造以向阳路步行街为重点的放心消费示范街。截至目前,全区在“放心消费在青岛”平台上申报入驻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家,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单位家,培育发展ODR企业家,进入优商库经营商户44家,积极推动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覆盖全区商场、市场、餐饮单位等消费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和重点经营场所。

聚焦“速度+广度”,畅通消费维权“高速路”。李沧区市场监管局从源头入手,开展美容美发、休闲健身、装饰装修等重点行业预收款式消费整治专项行动,在经营场所推动落实“一明示、一公开、一告知”制度,将84户预收款式经营者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同时,实施消费投诉公示制度,每季度根据美容美发、健身、装饰装修、维修、住宿等投诉热点行业领域的情况,对相关行业领域投诉数量前三位的经营主体进行公示。截至年底,共对9个行业领域的家业户进行公示,警示广大消费者谨慎消费。同时,建立放心消费服务站、消费投诉联络站,全面落实投诉快速处理机制,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

聚焦“自转+公转”,吹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冲锋号”。李沧区市场监管局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重点解决重大、复杂、疑难的行政调解案件,已有效处置疑难复杂投诉7起。聘任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对疑难复杂或群体性消费纠纷处置进行会商,先后对9起纠纷进行会商处置,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实行市场监管所、特聘律师事务所协同处理消费投诉机制,特聘律师常驻市场监管所,解决各种疑难复杂的消费纠纷余件。

针对群众关心、社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