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a1oelip.html01云市场内卷,用户付出更大代价
今年以来,行业人士都发现,云计算市场非常内卷。尤其是IaaS层,俨然成了一个红海市场,虚拟化厂商、超融合供应商、云管公司、容器提供商、OpenStack企业......谁都要进来分一杯羹。
用户面对这么多的供应商也“头大”。在大型企业内部,往往是多个部门都有采购云的需求,有的部门布了虚拟化、超融合,有的做了OpenStack,业务部门买了容器,或者再布一个Kubernetes,数据部门需要大数据云,人工智能也在规划上云,但由于项目的时间先后与技术迭代原因,这些云方案彼此是割裂的、烟囱式的。
“云计算本来是要消除烟囱的,但却自己卷成了烟囱,给用户增加了巨大的管理和运维成本。”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说。
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
而企业投资云计算的主要需求,在这两年也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纷纷提出“一云多芯”的要求,这是一个关键的需求变化。因为自主创新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音视频对芯片的多元化需求,企业除了传统的x86架构,现在还需要海光、飞腾、鲲鹏芯片,而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也随之演进。
大型客户内部也有稳态业务、敏态业务之分,还要应对企业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需求。比如Linux基金会亚太地区战略总监、CNCF中国区总监KeithChan称,在过去的几年他们发现,云原生参与度非常明显,目前已经有超过多个开源项目,全球的贡献者已超过13万人。大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云的需求更加复杂,挑战越来越高。
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在做调研的时候也发现,在企业中,云的底层环境在多样化。在IDC发布的《新应用新场景新机会——新一代云平台白皮书》中,描述了正在演进的基础设施变化:云化为中心、异构计算主导、服务消费模式、核心边缘位置、智能运维、统一跨云管控、开放云生态将是未来基础设施的重点特征。
IDC的报告认为,随着云化程度加深,云需要从单纯的资源型基础设施,演进为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架构,即数字原生全云能力平台,它将是数字原生企业的基础平台,是企业创新的催化剂。
02什么是数字原生全云能力平台
8月16日,易捷行云EasyStack举行了“数字原生全云能力平台”发布会,发布数字原生全云能力相关理念和产品。那么,何为数字原生全云能力平台?
陈喜伦用智能手机和功能机打了比方。在他看来,私有云已经演进到第三代,其中第一代是虚拟化+管理,但这个虚拟化只是计算虚拟化,并不是真正的云;第二代私有云虽然具备了完整的IaaS功能,但一两年升级一个版本,导致客户内部版本碎片化,多种部署平台,出现了多个烟囱,运维非常复杂。
“第一代和第二代是传统私有云,就像功能机。”陈喜伦认为,第二代有点像诺基亚当时提供的所谓智能机,复杂度高,开放性不够。而数字原生全云能力平台要打造一个开放的IaaS和PaaS,不绑定客户的综合解决方案。
“就好比我们先花几千块钱买个手机,然后可以不断下载各种应用,我们给客户提供的也是这样的基础IaaS平台,以license方式服务客户,客户在PaaS和云产品方面可以选择订阅模式,是真的智能机。”他说。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型企业做成这件事。作为一家成立8年的创业企业,在业界提出这样的概念是有非常大风险的。为什么易捷行云EasyStack要这么做?
易捷行云EasyStack的CTO刘国辉告诉数智前线,一方面,云计算企业需要把握住本质,既然云是可以支撑万物的,那么到底什么支撑云?“云的架构这些年一直在变化,但我想肯定还有不变的东西,只能基于不变的东西才能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变化。”
EasyStack的CTO刘国辉
另一方面,开源生态一日千里,从Linux到KVM,再到OpenStack、docker、Kubernetes等等,客户采用的若干技术,包括虚拟化、容器、云原生等等,都是断代式的,不仅消耗企业资源,同时使客户难以聚焦在核心业务发展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国辉他们想提出一种设计理念或架构,使客户能够基于一个固定的技术底座获取或克服开源生态技术不断演进带来的种种挑战。
“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能够驾驭这些持续变化的东西:对下能够屏蔽掉底层硬件的变化,对上能够让应用持续平滑演进,使两者相安无事,又能不断地往前滚动发展,这就是可进化架构。”刘国辉称,其实手机操作系统、甚至服务器或者笔记本操作系统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有了这个想法,易捷行云EasyStack开始进行研发,抽象出数字原生引擎EOS,解耦软件平台与硬件设备,实现可进化架构,企业传统基础设施从断代式构建,走向渐进式进化的数字原生基础设施。
不管底层芯片、硬件如何迭代,也不管上层软件如何更新,通过一个平台底座和不同能力解决方案的组合,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应用场景。
这其中一个核心的方法论是开源生态产品化。陈喜伦对数字前线解释,所谓开源生态产品化,是针对众多开源项目的技术,根据自身产品和用户需求,进行自主创新。
03怎么应对变与不变
陈喜伦曾看过一个视频,几千台特斯拉晚上在停车场里闪着灯。“它们在通过空中升级(OTA),自己进化自己。”而在现实中,很多客户的数据中心现在要升级时,需要云厂商派工程师去安装新版本。
“我们可以做到空中升级。”陈喜伦告诉与会者,即便是不能远程联网的金融机构和某些行业,只要把数字原生引擎EOS按照客户的规范,部署在客户处,就能远程安装部署升级,数据中心能平滑无感进化,迭代功能。“发布之后,客户和我们都非常轻松。”
这样,企业用户通过数字原生引擎离线或在线OTA方式,既可以单个获取,也可以批量获取不同的云能力。而获取方式即可以传统license方式,也可以采用订阅的云服务方式。
客户场景是复杂的,特别是大客户,基于数字原生引擎,易捷行云EasyStack提出了三种场景化的典型方案:如果客户是传统稳态业务迁移改造,需要一个基础或丰富的IaaS功能,可以选择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ECF。如果客户正在做云原生改造,需要先进的云原生技术,可以直接采用ECNF解决方案。如果客户需要PaaS和场景化PaaS,这个时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IaaS要变成一个开放中立的平台,可以选择数字原生全云能力解决方案ECS。
谈到toB市场,有一个话题无法绕开,就是客户的定制化。不过易捷行云EasyStack副总裁李剑观察,以金融企业为例,客户已经很成熟了,会选择云的标品,并不希望去定制,因为个性化未来无法运维和迭代。
但他们也有可定制需求。“包括统一服务目录,用户权限,还可以把自有的软件、第三方软件都放进来。”李剑说。而易捷行云EasyStack的ECP数字开放平台是内置于数字原生引擎当中的能力框架,不仅可以“插拔”第三方软件,客户自身还能够低代码构建开发并且以云服务的方式交付,满足客户的场景化需求。
“我们解决中大型规模的私有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把它Easy化了——可进化是个路径,一体化设计是个路径,ECP开放平台可插拔是个路径,乐高式组合云产品线是个路径。这些路径实际上就是以统一的方式,而不是很多厂商产品堆叠在一起,来满足客户复杂的需求,且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获取这些云服务。”陈喜伦称,当年他开始创业的时候,一个很重大的感悟是能否让企业级客户获得消费级用户的体验,“这个路很长,至少我们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的预测,全球未来将会有65%以上的GDP是由数字化所推动,整个经济会逐渐走向深度的数字化之路。而超过94%的中国企业已开始采用数字化优先,这超过了88%的全球平均水平。
企业在逐步用数字优先战略考虑问题,也同时推动了IT基础架构进一步演进。IDC认为,未来数字基础架构有三个特性:无所不在的部署;以云为核心的技术,面向云原生;智慧的运营,满足未来基础架构不断扩张的规模性要求。IDC周震刚认为,企业应该尽早掌握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去建设数字化原生的全云能力平台。
数智前线获悉,易捷行云EasyStack的路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先后发布新一代私有云架构、新一代全栈信创云,到今天的数字原生基础设施。在年发布基于云原生架构的新一代架构之后,其自有云产品一直保持较高的年化增长率,据易捷行云EasyStack预测,今年其金融行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