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index.html调研总结
近期棉花走势强劲,盘面合约已经涨超,而拍储价格也节节攀升,7月23日的拍储价格同样超过了元,那么国内的产销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带着各种疑问我们一行前往新疆进行走访调研。
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途径呼图壁-石河子-铁门关-新和县-阿拉尔市,历时5天,最终抵达阿克苏,完成了本次的新疆调研之行。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新疆全疆今年整体种植面积下降,南疆遭遇4-5月的天灾后,整体的棉花产量有所下降,整体减产4%-6%,但也有人表示可能达到7%-10%,主要原因在于今年的平均积温不足。北疆地区整体棉花的长势较好,南疆地区棉花长势偏慢。南疆地区在4月遭遇冻害,5月遭遇风灾,最严重是库莎新地区,尤其是沙雅(可以参见我们5月的调研报告)。此外,新疆比较缺水,一亩地需要立方米的水,而玉米差不多只需要一半,因此今年对水源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尤其是塔里木河的治理方面,因此像沙雅地区进行了一部分的退耕还林,再加上改种麦子的情况下,库莎新地区整体棉花的生长进度要偏晚10-15天,种植面积减少10%,单产略低于去年。
在种植成本方面,今年土地流转比往年每亩地增加了元,往年在-元,今年最高达到了元,而农药化肥涨了元,因此今年一吨棉花的价格比往年高-元。这或许也是棉农对于棉花收花价格期待比较高的原因之一。现在新疆大多是机采棉,南疆最近几年机采棉比重上的比较快,而含水含杂问题一直都存在,很多地方达不到标准的10%的含杂,轧花厂15%的含杂棉一般也都会收,部分厂家也不扣杂,也是比较无奈之举。
除了种植方面,我们还重点调研了新疆的纺织行业。最近几年,新疆的轧花厂数量开始增加,南疆新增10家,北疆新增70条生产线,而新增的轧花厂的生产能力要比很多老的轧花厂产能更多,因此最终实际新增的轧花厂产能是非常庞大的。最近两天棉花抢收的现象比较严重,今年可能是最为严重的一年,由于棉花没有订单农业的模式,因此今年的棉花收购价可能会因此水涨船高,市场传闻能够达到8-9元,轧花厂也普遍预计在7-8元(机采棉价格,手摘棉价格再增加1元),而实际有预售的籽棉价格已经达到了7.5元,如果按8.5元收,折算成皮棉可能价格为元。因为轧花厂不积极去抢收,会导致最终买不到籽棉而大大流失自己的产能,一家轧花厂的开支在80-90万元,因此不管多少钱都得去收花。
新疆此前主要是棉花初加工为主,没有将更多的棉花附加值留在新疆,因此实际上棉花受益获取的并不大,但是最近几年来新疆棉花需求量逐步增加,目前新疆纱线产能所需要的棉花达到万吨,纯棉多万吨,占全国产能的30%。早在年新疆就完成了0万锭的目标,可能新疆在未来五年会再翻一番,达到总产能的50%。不过再到下游,即布厂方面,目前新疆没有竞争优势,原因在于新疆缺水,布厂需要大量的水,因此生产成本高,且也很难得到支持,除非通过高科技能手段做到节水高效,但目前对比内地缺乏竞争力。不过生加工从内地向新疆转移也在悄然发生。
由于今年纱线库存偏低,但是采购棉花一直不够积极。因此我们也对这方面和几家企业进行了交流。我们了解到,纺纱厂比较担心国际局势对于下游需求的影响,同时也担心疫情变化可能使得订单回流持续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因此纺纱厂主要还是随采随买为主。3月大跌时,很多企业也没有大规模购买当时低廉的棉花,不过5月份以后,每次棉花价格的回调,纱厂都会积极采购。今年前期的采购成本较低,纱线价格涨幅也高于棉花,因此有比较丰厚的利润,但是随后棉花价格要强于纱线,利润被打薄。整体而言,纺纱厂整体的利润还比较可观,一般的纱线利润在1-2千元,而高支纱达到7-8千元,下游接单的以贸易商为主。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有纺纱厂通过点价棉花的方式去做棉纱(棉纱期货量少且不成熟),由于棉花与32支普疏的价差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9-1元之间,因此可以通过跨品种的方式去锁定利润,而高支纱增继续往上加价也同样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不过运用该模式的企业比较少。
以下为本次调研的详细内容:
DAY1
乌鲁木齐某地座谈
根据座谈的情况我们了解到,由于最近几年新疆的轧花厂增加的较多,新疆在纱线方面的产能所需要的棉花达到了万吨,纯棉多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30%。在年新疆就达到了0万锭的目标,而年的统计数字为万吨,可能新疆在未来5年会再翻一番,达到总产能的50%。新疆正在努力留着棉花所带来的附加值的利润,同时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不过再往下游,比如在布厂,新疆目前还难有竞争优势,原因在于新疆缺水,布厂需要大量的水,因此生产成本高,且也很难得到支持,除非通过高科技手段做到节水高效,但目前还是与内地的缺乏竞争力。
对于今年的价格走势上看,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得知,今年他们所服务的纺织厂都是随用随买,库存没有超过1个月的,在实业端来说最近这波涨势没有提前的预期,今年3月份的下跌大家也比较紧张。而价格传导上面,今年的价格并没有很好的传导到布厂,未来这种情况是否会反作用影响价格也未可知。
呼图壁座谈及观察棉田
呼图壁某集团在棉花产业链上做的比较长,因此其对棉花市场的感触是比较深的。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低一些,可能下降4%-6%,去年气候比较好,棉花长的快,今年前期的温度不好,因此棉花长的慢。
今年的纱线利润比较好,一般的纱线利润在1-2千元,而高支纱达到7-8千元。
最近两年新疆比较大的问题是新疆的轧花厂太多,南疆增加了10个,而北疆从前年到现在增加了先进的70条生产线,以此前轧花厂的水平计算这相当于多了个轧花厂。而在收棉花的时候,轧花厂太多导致收购棉花的时候抢收现象比较严重,一个轧花厂一年的开支有80-90万,因此不管多少钱也得去收花,而今年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出现。市场传闻高的可能达到8-9元,不过最终会多少收也不清楚。棉籽的价格在3.3元,因此如果棉花收8.5元也算正常,折算下来大概在1万8左右。
成本方面,今年的土地流转比往年每亩地增加了元,往年在-元,今年最高达到了元,而农药化肥涨了元,因此一吨棉花的价格要比往年高-元。
面对重重挑战,该棉业负责人表示,其进行了一定的防控措施。其一,做成产业链,不单单有轧花厂,还有织布厂、农机公司等等的附加工,除此以外还有种地垫资,万一在棉花上亏钱了,通过产业链链条还可以进行弥补。其二,做保值贷,做成仓单,也不用交保证金。由于轧花厂现金流很薄弱,因此小的轧花厂也很难做这个方式,大型的轧花厂可以期货公司做成三方协议。
随后,我们前往该企业的棉花地进行实地勘测。该块地有0亩,刚做了机车打顶,打顶是为了不让棉花继续生长,以保证棉花维持在五个杈,不然桃长不大,一般控制在80公分-公分高。种植上一地膜铺6行,一个地膜宽度为2米,地膜能够很好的保护水分,一般8-12天灌一次。目前该负责人在小范围的试验一膜3行的地,该类地的优势是省水省农药,结桃数量多,最终的亩产和一膜6行的差不多,不过很少有人愿意去尝试。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片地结桃平均已经达到7个左右,今年最终平均下来能达到10个,顶桃要入伏以后才会成桃,伏前桃是最好的,一般一亩地9个桃亩产就能够达到公斤。刚打过药,飞机打药上面打到,但是下面打不到,机车打药会比较好,不过边上的一行打不上药。该片地没有进行过补种,4月10日种的时候遇到冰冻有些棉花冻死了,但是4月10日后种的棉花长的反而还要好。打理该地的小伙子从4月份就开始睡在车上,直到现在,天天守在棉花地里,对棉花进行精细打理。
DAY2
石河子某棉纺厂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年新建的厂房,参观了纺纱厂内部,看到了先进的异纤机,该机器能够有效的分离地膜等杂物。随后我们和该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谈的库存的时候他表示该轧花厂备货是按月购买,基本上也是随采随买,第一次库存备份到5月初,随后则是一回调就开始买,没有办法,不管涨跌都需要买,目前这次回调也买入了。现在棉纱这端接受不了元/吨的高价棉花,尽管纺纱有利润,但是和以前比还是差很多,此前棉花价格下跌的时候,棉纱价格不跌,棉花涨价的时候棉纱就跟着涨,但是近期棉花波动较大,棉花上涨的时候棉纱涨的少,棉纱涨元,而棉花涨了-元。该厂还好,前期买的比较多,因此整体的成本还算低,有些轧花厂前期买的少了,平均成本就要高一些。前期纱线成本在元/吨,这波估计在元/吨。往年这时候9月和10月的订单都下了,今年不敢接,因为手里没有棉花,订单的价格不合适,上周才接到8月底。
对于新棉,轧花厂的看法都一样,还是会像去年一样抢购。去年本来大家都比较担心,结果后期给了机会,价格上来了大家都赚钱了。今年的收购风险性巨大,那么多加工厂,还是会出现抢收的情况,棉农也是看着谁家的价格高卖给谁。这几年收购价都是低开高走,今年是存在高开低走的可能性。对于新棉的具体收购价格还不好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下整个行业都比较谨慎,尽管有时候看得乐观,但知易行难。当时跌到14元/吨时,大家都看到了,回过头看确实是好机会,但是采购也同样比较谨慎。国储抛储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回调买,结果价格一下就上去了,很多人都没有买上,价格越涨反而就越不敢买。
对于棉纱来说,从疫情的情况看未来这一年应该还行,近期进口棉纱和国产棉纱的差价小了,进口棉纱的量就进了少了,而我国疫情管控好,下游的生产运行顺畅,订单自然就会比较多,而东南亚和印度受疫情影响大。以前国内的32支普疏没有竞争力,和国外的纱线价差差了0元/吨,而现在不一样,国产的32支普疏在所有纱线里卖的是最火爆的。
尽管在上市前期运用棉纱期货该厂的销售利润比正常销售高出1-0元,现在反而比现货销售加0元。现在的棉纱销售有两种模式,第一种还是采取一口价传统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则是通过棉花期货去点价,这种模式做的少,但是慢慢量会起来的。现在棉花期货与32支普疏棉纱现货价差在10-10元,通过跨品种点价可以锁定利润。棉花与32支普疏的价差变化不大,基本上是9-1元之间,最低的时候到过,如果高支纱则价差继续往上加,40支普疏加到10元,其他纱线以此类推。锁定了利润以后就和价格的涨跌没有关系了,对轧花厂很有利,尤其是资金紧张的轧花厂,因为签订点价合同可以先获得30%的定金,到送货前再收取剩余的尾款,风险转移到了贸易商手中。我们下游贸易商居多,占70-80%,剩下的才是工厂订单。
DAY3
库尔勒某棉花会议
上午我们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大型棉花会议,在座谈会上,以下是会议的部分纪要。
主持人:国储棉收抛储的影响是什么?之前1万吨,现在可能不到万吨,这样的话收储或者轮出对市场的影响更大。
嘉宾A:储备棉这几年轮储按照年开始正式轮储,在当时的公告里是要多轮出少轮入,连续好几年没有轮入,这次的量比较有限,一个月不到一点的棉花销售量,整个市场的热情比较高涨,国内外资金比较充裕。海外市场散户持有大量资金,出现了易涨难跌的现象。棉花价格区间目前国家容忍度尚可,从轮出看基本随行就市,具体看企业经营情况和承受能力。
主持人:今年的籽棉价格您的预测多少?棉农和扎花厂要怎么做?
嘉宾B:籽棉的价格核心是供求,全新疆加工产能增加15%-17%。衣分有2%的降幅,一亩地需要立方米的水,玉米差不多只需要一半,新疆地下水位已经下降到很恐怖的地方,今年控水比较到位。单产的影响来自于3分种3分长3分收。今年的积温平均略差,今年单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减产可能在7-10%。农民预期高,预售籽棉见到过7.5,往年都不叫抢棉,今年才叫抢收棉。个人认为,今年或是全产业链挣钱的元年,产业格局在变,出口中跨境电商占比达到20%,市场对于消费的预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今年中国的外贸订单好是因为全球的消费起来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疫情导致订单回流所致。那么这两种情况最终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疫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好风险。
主持人:新疆轧花厂越来越多,那么还会有多少新疆棉提供给内地?
嘉宾C:收购方面,从去年开始,轧花厂多了,到地头抢棉花,以前亩地不叫大户,现在亩地也叫大户,大家争着抢着主动上门去收。轧花厂,数量增加,资源争抢越来越明显,今年棉花价格变高。纺织方面,皮棉、棉纱出疆都有补贴,随着棉纱厂增加,市场发生改变,新疆深加工产业链加长,内地产业进一步向新疆转移。
主持人:金融市场和现货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您如何看待?
嘉宾D:金融市场起来以后,现货的流量才会大,金融市场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现在成本在增加,现在的需求好不代表未来好,东南亚订单开的很高,全球棉花供应是宽松的。抢收的时候可能会把棉花推的很高,有可能会到2万,把下游纺织业的利润吃掉,如果能够传导下去那么是正向的,但是假如推不出去,是会反作用到上游去的。
主持人:新的棉花年度,在服务产业企业方面引导期货期权方面有什么措施和策略呢?
农业的核心资产是土地,三大产业是割裂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有决定权,但是和金融市场脱节,也没有很好的互动,合作社也是松散的组织,服务产业也比较困难。只有通过棉花质量的反哺,统一种子标准,服务一些农资,按照市场定价才能将三大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新疆高附加值的发展未来情况您怎么看?
嘉宾C:新疆要向着高附加值发展。新疆地大物博,但基本上都是初级加工,需要将后端的产业转移到新疆来,才能提升更多的附加值。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支撑后端产业链的延伸。
主持人:年底前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注意呢?
嘉宾B:企业在这个市场上,要做到只犯一种错,只赚一种钱,这就要求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现在地球的棉花库存都在中国,而纱线贸易商的库存是正常水平的2-3倍,我们对消费的预估要有所警惕。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