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3月1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8万辆和.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工信部综合研判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和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辛国斌还提到,要加快国内资源的开发,稳定国际合作供应,做好关键原材料的保供稳价。要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智能化拆解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水平。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们将研究制定促进装备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装备创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在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刚才金部长和田总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在这儿我就不展开介绍了。后续,我们还将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化基础标准应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推进各领域智能化发展水平提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水平。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特色软件学院,创建一批中国软件名园。
扎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地级市,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引导各地、各企业加快建设投资力度,加快5G、千兆光网的深度覆盖。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辛国斌还表示,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印发了通知,进一步提升公务用车、出租车、邮政快递、环卫等领域车辆的电动化水平。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接续政策,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稳定市场预期。
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我们将研究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分业施策,建立动态更新的绿色技术目录和项目库,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钢铁、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绿色升级改造。这方面的工作很重要。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我们也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金壮龙还表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我们将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扩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建设布局。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要扎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地级市,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引导各地、各企业加快建设投资力度,加快5G、千兆光网的深度覆盖。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原文如下:
国新办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p>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6场,我们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先生,向大家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先生,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金壮龙先生作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p>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关心,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和我的两位同事和大家作个交流,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用四句话来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我在这里向记者朋友们从五个方面作个介绍:
一是工业体系更加健全。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个工业中类、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二是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了33.2%,所以我们经常说,工业起到了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了年世界强企业榜单,我们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了7万多家。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培育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四个方面是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我国移动通信实现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开通了5G基站万个,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全国在用数据中心超过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了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7%。年软件业收入超过了10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个。
第五个方面是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捷报频传,C飞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运行。
金壮龙
/p>
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考虑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认真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我们要重点稳住重点行业。哪些重点行业呢?我们在GDP当中占比比较大的这些行业,要重点稳住。同时,要发挥好重点地区的作用,发挥好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第二个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看,一个就是大家都关心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工业里面比重非常高,所以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另外,我们还有一批优势产业,所以要巩固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对未来产业也要进行前瞻布局。
第三个方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发展。
第四个方面,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现在大家普遍关心的就是科技、产业、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要把它融通好。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第五个方面,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积极稳妥地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第六个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将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我在这里先简要介绍这些。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很高兴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大家。
寿小丽
/p>
谢谢金部长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p>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就此作出进一步部署。请问金部长,工信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何考虑?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谢谢。
金壮龙: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重要阐述。
大家都知道,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我国已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我们将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我们将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鼓励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我国高铁、船舶、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领域已经形成特色优势,个人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我们将统筹资源,大力实施两个工程,其中一个工程就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个也是比较难的,要久久为功的一个工程。第二个就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另外,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光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装备、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我们将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扩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建设布局。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我们也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总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立足国内大循环,也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将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中外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和保障。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全年产销量突破万辆。请问,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谢谢!
金壮龙:
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你这个问题现在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家都普遍关心,谢谢你的关心。我想这个问题请辛国斌同志回答,他是分管这个领域的同志。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感谢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