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养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国家旅游局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对康养旅游下了定义:康养旅游是指通过美容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康养旅游不仅是“康养”与“旅游”的简单相加形态,它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
(1)细分市场明确。康养旅游的目标客户在于有一定经济实力和闲暇的老年群体、亚健康群体和病患群体。这类目标群体以老年群体为主,中年群体为辅,年龄在50-70岁的中老年旅游者被认为是市场主体,其中50-60岁的人口则被定义为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
(2)旅游地点较为固定。与传统观光性质的旅游相比,康养旅游更加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心理上的愉悦和享受,以及精神上的放松和满足,这些因素决定了康养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在环境污染较轻、空气相对清新、健康理疗和锻炼养生等相关医疗保健设施齐全的地方。
(3)旅行时间长,重复消费比例高。康养旅游不是一次性的观光旅游,其旅游的目的在于和亲人、好友一起度过愉悦、健康的幸福时光,在舒适愉悦的体验下维护身体健康,所以他们通常会居住较长时间,会慢慢享受各项服务,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某些项目。旅游群体在挑选住目的地时,一般都会对附近健康养生项目质量、医疗资源配套条件、交通便利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二.对石门村康养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一)石门村自身发展康养旅游条件优越1.石门村生态优美、气候宜人
石门村位于沙溪乡东北方向,纬度30度,经度度,海拔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温舒适平和,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均温13.4℃,七月平均气温21.7℃。国土面积共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石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是天然的氧吧,氧气浓度高,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和芬多精。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能降解和中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具有消除紧张、镇静、清醒和降压的作用。芬多精又被成为植物精气或植物杀菌素,能够帮助人类杀死某些病菌。石门村水资源丰富,水源清澈,山泉汩汩,全年不断流。
生态石门是长寿之村,据统计,村内最年长的老人为98岁,90岁以上的老人8名,85岁以上的老人共34名,80岁以上的老人共73名。
2.石门村旅游资源丰富
石门村旅游产品多样且分布集中:以石门命名的象鼻山、万年不倒的香伯峰、满是洋鱼的鱼泉、50米高的大瀑布、6人环抱才能握住的古树、种类繁多的特有保护树、能够发展休闲钓鱼的一级水库、贺龙部队来访5次的红军路等等。这些旅游产品都未进行开发,保护完好,是能够利用生态立村,着力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充分将生态体系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红绿相融的生态旅游型村级标签。
3.石门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民房基础良好。石门民房建筑优美,整体呈绍兴洋楼风;民房分布较为集中,特别是坝上范围,房屋修建宏伟。粗略统计,村民投入房屋建设共万。
公路基础良好。石门村交通便利,省道穿村而过。且自年以来,石门村共完成交通项目17个,硬化公路13公里,改扩建公路23.7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路。
村庄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引领工作完成较好。石门村委会共计为农户发放垃圾桶个,放置大垃圾桶40个,建设垃圾屋12个,农村厕改完成户。“扫干净、摆整齐、搞清爽、穿整洁”的文明习惯在全村逐步形成。
村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扶单位的支持,石门村建起了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图书室、村级卫生室、2个文化广场。
(二)石门村发展康养旅游市场潜力大1.康养旅游旅游市场规模大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60岁的老年人的人口数量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76%。预计到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年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今后10-15年的时间,康养产业将飞速发展。康养旅游是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中,60-65岁的老年在业人口约有45%,其中有退休后旅游心愿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数的70%,且每年以25%-30%的比例高速递增。他们不仅有退休金,还有额外的收入,仅退休金一项,年为亿元,年将增加到亿元。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利川市旅游市场广阔。在“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人数.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7%、4.4%,同比“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46%、.57%。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推动全市经济稳中求进、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动能产业。
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利川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工程建设,累计投资近万元支持全市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8个村发展民宿旅游,全市改造或新建民宿户,客房间,床位张。民宿旅游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已建立大型生态停车场6个、游客接待中心11个、文化活动广场11个、旅游厕所16座、便民商店42个、便民卫生室(含药房)13个。旅游交通日渐改善,建成游步道35公里,乡村黑色化旅游公路20公里。民宿旅游村基本实现了通讯、网络、wifi全覆盖。各个民宿旅游村由委会和支委会负责组织,建立了有限发展公司、民宿专业旅游合作社及协会当民宿旅游管理机构十六个,负责民宿旅游宣传推介及经营管理工作。建立了“村委+旅行社+农户”、“公司+民宿协会+经营户”、“市场主体+村集体组织+农户”多种运营模式,为利川市康养旅游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储备。
2.康养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大
目前,在利川市旅游市场中,康养产品品种单一,以民宿旅游为主。而现有的宾馆酒店、农家乐没有专门针对康养消费群体,且只能提供低端的基本居住、饮食服务,没有配套能满足康养群体的文体休闲娱乐产品,致使康养旅游仍处于低端档次。这就说明了在康养旅游市场里,很多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且目前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卖方市场,只要抓住这个细分市场,差异化进入利川“大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后备动力仍然强大。
三.石门村发展康养旅游的路径分析(一)保护第一、规划先行
科学编制康养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完善康养旅游规划体系。认真开展康养旅游普查,摸清康养旅游资源底数,逐步实现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大康养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监管力度,坚决制止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行为。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坚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深入贯彻生态友好型开发原则,促进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双向发展。
(二)学习典型、了解需求
当前,全国各地在整合资源,进行康养旅游开发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形态,为康养旅游树立了标杆。其中,海南省的医养结合旅游十分值得借鉴。海南省旅游发展与我市情况相似,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在冬季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辉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候鸟老人”将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或旅居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契合老年人在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健康管理、特许医疗、照护康复、医疗美容等为特色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完善健康服务设施及体系,鼓励多元化健康疗养机构建设,促进健康医疗保险业的完善,推动异地就医结算进程,为预防、治疗疾病以及康复养生目的来访的游客提供便利。而医养正是康养群体的最大需求,如果能在这点上下功夫,必定成为最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三)重视村民、规范发展
发展康养旅游必须突出村民主体,只有把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才能解决好发展康养旅游所需的“土地、人和资金”问题,才能使广大村民成为康养旅游发展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避免出现村民“失地又失业”、“出力不受益”现象。石门村发展康养旅游可以采用“村集体+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以村民为主体,让村民以土地、空置房屋投资入股经营,或在民居做工,这样既解决了民居的资本投入、用工问题,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作者:沙溪乡人民政府杨竣婷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