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风口下,中国正面临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对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收紧,行业利润下滑,且开发成本提升,全国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部分开发企业出现严重困难,甚至信用违约,房产中介行业出现裁员、关店等现象,行业发展正在经受史上罕见挑战。
一个时代的落幕
今年房地产行业市场跌宕起伏,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行业变革。过往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正在寻求时代转型,从“土地红利”时代向“管理红利”时代转型。
而近期针对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国内各城市纷纷出台调控政策:降首付、降低落户门槛、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放松限售限购等等。房地产市场有触底反弹的趋势,但“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围绕“双碳”进行转型尝试。
房地产行业碳中和转型
随着中国进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窗口期,低碳经济将成为各行各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之一。而房地产行业作为绿色减碳的关键领域,尤其是目前正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低碳发展无疑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经济发展长线逻辑,更将成为突破行业困局的全新机遇。
朗诗地产“转型”轻资产代建业务
8月9日晚间,朗诗地产发布公告,自年7月5日起,公司名称已由“LandseaGreenPropertiesCo.,Ltd”更改为“LandseaGreenManagementLimited”,公司采纳“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新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
同时,公司于联交所买卖股份的英文简称由“LANDSEAPPT”更改为“LANDSEAMGMT”,中文股份简称由“朗诗地产”更改为“朗诗绿色管理”,自8月15日上午9时生效,股份代码“”维持不变。
朗诗绿色管理表示,“自年提出’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战略转型以来,已逾7年,在中国市场,我们由传统重资产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朗诗自确立“聚焦绿色科技地产”的绿色差异化战略,率先引入欧洲先进绿建科技,并坚持本土化创新和产品迭代。从集中式科技住宅1.0到3.0产品,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户式住宅产品,再到自主研发的复合型健康住宅产品自由方舟,朗诗持续打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智慧、人文的差异化产品价值,全面提升客户价值,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朗诗产品拥有不俗的碳减排能力,得益于朗诗独有的节能减碳技术及低碳产品。截至目前,朗诗拥有60多项发明专利,余项相关专利,绿建三星项目占朗诗地产总开发项目的70%以上。
力高集团发展全域低碳产业
7月29日,力高集团发布公告称,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国协贰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合鹏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前海富信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及某农业相关板块上市公司(各为("合资合作方")就成立合营公司于年7月18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备忘录。
各合资合作方与公司同意,合资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为发展全域低碳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电池、碳交易、草醯胺板块。
合资公司拟命名为"全域低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拟定在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城,其中一合资合作方与龙岗区人民政府就合资公司落地及相关产业支持已达成初步合意。
本次与各合资合作方的合作,是公司整体、全面性地计划逐步转型成为聚焦双碳产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的重要布局,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全域低碳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集团的多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孵化全产业链循环。
碧桂园拥抱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
日前,碧桂园发布了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对自身的碳中和实践做了阶段性总结。碧桂园拥抱科技,通过绿色智造、绿色投资等方式,已取得了一些成效。
碧桂园创投是碧桂园于年成立的股权投资事业部,以「产业赋能、价值共创」为战略牵引,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为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前瞻性的产业研究,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
年,碧桂园创投在「碳中和」赛道斩获颇丰,收获了蜂巢能源、墨睿科技、极电光能等项目,并入榜猎云网年「最佳碳中和领域投资机构TOP10」。
华润置地全力投入节能减排
华润置地发布的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年,华润置地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自持项目全面碳核查。年,华润置地在运营阶段环境保护投入的总额达.07万元,节能减排改造投入的总额达.64万元。
近年来,华润也在依托自身资源,涉足公共建筑节能业务。
年3月26日,在第十八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上,华润置地在吴江万象汇、济南万象城项目中开展的群智能楼宇控制技术节能应用荣获“公共建筑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奖,创新经验作为最佳案例被纳入《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一书。这是华润置地积极践行ESG战略,响应双碳管理目标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吴江万象汇与济南万象城,作为国家“十三五”课题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控制系统创新试点项目,首次在大型商业项目中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群智能楼宇控制技术。
该技术充分发挥“无中心控制”思想,实现自组织、即插即用、多系统融合、全自动化诊断、智慧化运行,在实践中推动智慧建筑建设与运维。两项目在施工期通过数据分析辅助机电系统进行调适,大幅提高了系统功能实现度。开业后实现了自动化节能运行,开业首个制冷季制冷系统即实现了高效全自动运行,相较于行业一般水平,两项目年节电约万度,年节约CO2排放量吨。
此外,济南万象城通过群智能算法优化控制,降低中庭竖向温差,在改善舒适性同时减少冷风侵入量,大幅降低了冬季耗热量,冬季耗热强度较同气候区域前期项目强度大幅下降40%以上,年节约CO2排放量吨,且系统运行稳定,有效提升了物业管理人效。
格力地产将“低碳方案”融入理想人居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碳减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贯穿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格力地产减碳之路居家设计、施工、使用整个过程。在设计阶段,格力广场、格力海岸、浦江海得等住宅项目设计中,通过自发退红线、牺牲商业面积,利用夹角空隙设计等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利用周边自然禀赋提升周边植被对社区内部形成降温增湿效应,让项目拥有持续“增绿减碳”的基能。
在施工环节,近年来,格力地产在装配式建造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珠海,格力海岸6期建设采用了“铝模”代替传统“木模”,铝合金模板不仅易塑性、稳定性强,而且低碳环保易回收,杜绝了木模产生的大量用胶和边角料。在上海,浦江海德项目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设,其中38-01地块项目住宅单体的地上部分(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等)均采用装配式建筑体系。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泗泾项目,选择了质量较轻、强度较高的可再生“硬核”建材。
此外,格力地产还致力于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重构建筑与城市、自然和居者之间的关系。在房地产行业,门窗系统曾被视为“住宅痛点”,为提升居住舒适度,格力地产率先在珠海引入了更加低碳节能的YKK品牌门窗系统,并在格力广场、格力香樟、平沙九号等项目中广泛运用。
△格力地产在项目建造中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提升效率
中国金茂持续探索智能能源
中国金茂持续探索智能能源发展模式,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探索低碳智能城市新范本。我们积极布局区域能源站项目,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运营模式,围绕冷、热、电等用户需求,从能源的生产、输配、使用和储存四个方向,为城市提供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和全流程服务。截至年,中国金茂已投资、建设、运营城市、区域、项目级能源站项目75个,总供能面积约4,万平方米,预计每年碳减排量超过38万吨。
小结
很多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进一步深化转型,整体转向、成立碳中和业务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加大节能减排投入等等,方式不一而足。
友绿智库认为,碳中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机遇和挑战,房地产行业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需要在前行中不断思考。坚持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项目,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握政策机遇,参与到更多细分领域,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中国房地产企业碳排放调研报告》即将发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定于8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房地产业碳达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以“中国房地产企业碳达峰路径”为主题,邀请相关领导和行业专家到会对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企业在“”目标下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解读和探讨。
年首届中国房地产业碳达峰发展高峰论坛回顾
会上友绿智库将发布《中国房地产企业碳排放调研报告》,系统梳理过去一年来,房地产企业在节能降碳领域的实际行动和企业碳排放强度。届时还将邀请中海、招商蛇口、中国绿发、万科等头部房企到会分享碳达峰碳中和实践方面的领先成就。
相关阅读:《中国房地产企业碳排放调研报告》即将发布
本次会议诚邀房地产业及产业链企业参会,共同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碳达峰工作,为迎接二十大成功召开做出积极贡献。
参会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