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本文为“TV地标()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之一部分。
执笔
“广电独家”记者崔忠芳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媒体格局发生巨变,传统媒体的受众严重流失,从而导致经营创收出现大幅度下滑,广电遭遇寒流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广电对寒意的感受更为直接深刻。
年城市广电经营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上半年电视广告同比下降,很多台靠地方财*发基本工资,形势非常严峻。
除却外部因素,城市台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队伍结构、营销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短板。节目不好看、人才留不住、队伍积极性难以调动、广告经营日益困难、相关产业难以拓展,这些内部因素也是城市台发展中的硬伤。
年,城市台供给侧改革仍在推进。对内,旨在改革传统的采集模式、生产模式、内部管理,建立与现代传媒相适应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对外,重在理顺事业发展与广告经营、产业经营的关系,在社会效益的原则之上挖掘产业潜能、聚合社会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拓展文化产业。
一、打造品牌、理顺编排,发挥区域绝对优势
媒体竞争在渠道,更在内容。相较于上星频道着眼全国的定位,城市台的聚焦点是区域市场,因而突出本地资源特色、符合地方观众口味是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点。
城市台的观众对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