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全媒体探索》记者赵国华
职工11个月领不到工资,累计欠债多万元,办公大楼险被拍卖……就这样一家业界说“看不到希望”、职工说“看不到前途”的报社,却在传统媒体普遍下滑的环境下,不仅几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主要运营指标连续14年稳步增长,而且,仅用一年多时间发力冲刺,基本实现了融媒转型的跨越发展,为经济类、行业类、区域类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这家报社,就是创刊于年的四川经济日报社。
那么,四川经济日报社是如何触底反弹,在“死亡线”上绝处逢生,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植物人”,变成融媒时代的“冲刺者”的呢?
笔者与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银昭相识10多年,几次入川参加川经报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多次异地开会促膝长谈,对川经报的探索经验已耳熟能详。近日,与银昭老总再次深入交流,并撰写此文,力求清晰再现这家西部传统媒体的十年振兴路。
01
绝地反弹求生路
赵国华:李总,您好!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四川省委宣传部到贵报调研,相关领导指出,“四川经济日报社是一家有活力、创新力强的媒体,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为四川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个评价,据我对贵报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