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码MBA教育2020年度中 [复制链接]

1#

来源:经理人杂志

中国商学教育及MBA发展已历30年,特别在最近的5年中,国内各商学院积极反思和改革MBA教育,如——与大学平台融合、课程形式改变、结合产业、创业创新、引入前沿知识、推动国际教学资源互换、向MBA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等等。

中国MBA教育已从原来单向度的集中于管理领域的教育,集群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发展,尤其是,它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人才孵化器。

来源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文/MBAChina《经理人》

无惧疫情影响,无惧“黑天鹅”频仍。

刚刚过去的年,国内MBA教育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不完全统计,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约万人,对比年,同比增长达17.59%,其中的MBA教育项目报考人数则接近22万①——这一持续热度,从年算起,至今已连续保持了四个年度。

如果将MBA教育看成是一个市场,其基础就在企业数量。当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出现,必然倒逼企业管理人、职业经理人(含旨在寻求管理、创业创新为职业方向的研究生)寻求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管理,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重归大学课堂。

无疑,MBA是一个合适的教育项目的选项——它,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管理人、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凭的含金量较高,另外还有该项目背后的组织、学生、创业、创新、技术、融资等等资源。当然,相比EMBA高昂的价格而言,学费可能仅为前者的一半不到。

根据统计,我国年的新登记市场主体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万户,活跃度70%左右,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2亿户。去年虽然一度受疫情影响,但随后出现了一波反弹:当年2月新增的13.9万户刷新了年2月以来的新低,但是最后在当年的34月新注册企业数量则分别升至67.86万户和83.03万户——4月份的这一数据甚至创造了历史②。

当然,企业规模数量仅代表全民创业的热度,而“国家高新企业”数量则代表企业的质量,并影响中国科创和经济的发展。

以国家高新企业数量在年至年增加数量为维度,年为户,其后呈增长态势,-年,分别为户、户、户,而即使受疫情影响,年出现了-36.91%增长,为户,但也远大于年的水平③(数据来源:高企认定工作网)。

合计年-年数据,五年中,国内共增加超48.70万户的国家高新企业。

超1.2亿户企业、超48.70万户新增的国家高新企业,商学教育所面对的,可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硬需求市场。而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有效共处,影响到中国商学乃至中国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商学教育的核心——国内的各商学院,特别是MBA项目,不仅承担着如何为企业输送人才、锻造人才的使命,同时,自身也将因时代急速转换,需要不断的教育反思、教育改革。

作为长期为中国商学院带来服务价值的MBAChina,以及长期研究中国商学院发展的《经理人》,自去年首次联合发布相关商学院榜单暨研究报告之后,今年迎来了第2届。

●关于榜单。我们结合各自优势,值中国MBA教育30周年之际,以市场数据为基础,综合品牌、师资、学科能力、招生情况、课程管理、学生评价等维度,通过评选活动,推出一组年度中国商学院暨MBA项目系列的榜单:《年度中国商学院MBA项目TOP》《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金融MBA项目TOP10》《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硕士项目》《年度中国商学院最具特色MBA项目(排名不分先后)》以及《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校友组织(排名不分先后)》《年度中国商学院卓越运营(排名不分先后)》《年度中国商学院校友卓越领导(排名不分先后)》《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CIO(排名不分先后)》和《年度中国商学院十大最受欢迎教授(排名不分先后)》等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奖项。

评选活动自年5月启动,至年12月结束,历时8个月。通过对各商学院及其MBA项目进行发函调研、通过掌握的数据基础资源、通过对第三方问询调研、通过专家评议等多个环节,进入初步入围评审到最终评审的严密流程。

在此期间,我们不仅追踪到年度内商学市场——特别是MBA教育市场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对各商学院及MBA教育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当下的MBA教育市场情况和趋势,不仅继续深化扩容、开放、多元化、信息化、特色化、中小化、中西部崛起、人才孵化器发展和改革,还增加了包括科技、垂直行业、垂直专业化教育以及自身教育改革的新内容。

●关于报告。在今年发布系列榜单的同时,MBAChina和《经理人》联手将评选过程中调研取得的各项数据、情况、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并首次推出一份联合市场数据调研报告(详见《MBA教育供需不平衡亟待解决——中国商学教育暨MBA市场》。

从TOP50升级为TOP本届的评选,供候选的名单样本更为丰富,这和国内MBA教育市场连续规模化扩容有关,基于此,本届的榜单总量由上届的TOP50升级为TOP。

重点看本届TOP中的前十佳:

获本届TOP第一至第三名的MBA教育项目,依然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下均采用简称)。

获本届TOP第四至第十名的MBA教育项目,分别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并列第四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以下均采用简称)。

其中,浙大管院、西安交大管院有明显的升幅。浙大管院由上届的第六名,升至本届第四名,而西安交大管院则由上届的第十一名,升至本届第十名。

本届TOP中的前十佳,主要得益于在自身品牌投入与影响、工商学科能力、师资配备和实力、招生数量与质量、课程管理与创新、学生实践实效等六大核心指标方面,获得较高的评选分值。而高分值的背后,则是这些商学院暨MBA项目中,在教育管理和运营方面,展现出的优秀能力。

接下来,分别以清华经管、上海交大安泰、北大光华、浙大管院、西安交大管院等5家为例——

●清华经管。清华MBA项目一直引领国内MBA的发展,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就设于清华经管学院。

近年来,清华MBA重点在其四大教育模块中,展现其适应时代的商学教育需求。

SPOC在线课程。清华经管融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推出基于新信息技术的群组教学模式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简称SPOC)。SPOC课程在传统的MOOC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群组学习、教师全勤主导和以案例讨论为主的课堂对话。可以说,清华MBA的SPOC课程对促进国内MBA项目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全球视野/提供中外学习基地。清华MBA项目的学生可以申请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的双学位项目,在达到两个学校的毕业标准后可获得两个学校的学位。清华-MIT全球MBA项目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申请,然后第三学期开始到合作院校学习一年。

创业创新。清华大学面向各院系在读研究生提供了一系列创业创新机会。如“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力提升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x-lab(清华x-空间,是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共同设计组织和实施。

与大学融合。清华经管依托清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与大学融合,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清华MBA学生打开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现在清华大学千余门的研究生课程向清华MBA学生开放。

●上海交大安泰。近年来,在创业创新、国际化视野、职业发展方面,上海交大安泰力求在适应时代的商学教育需求方面为学生带来现实价值。

关于创业创新。主要涉及相关课程及行动。在课程方面,上海交大安泰在MBA在校生中开设《创新精神与创业管理》选修课程,兼顾培养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的需求,培养MBA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基本的创新管理知识,以及外部资源获取技能。课程整合了战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营运管理等基础应用知识,并通过创业计划的设计来获取创业实践的机会。

此外,为帮助MBA学生创业创新,从课堂走向实践,上海交大安泰每年组织“中国MBA创业大赛”,该赛现已成为全国MBA的著名赛事,每年包括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著名MBA商学院的上百支创业团队报名参赛。通过比赛,参赛者能取得如此收获:参加一次实兵演习,现场获得专家指点;整合创业资源,体验创业团队管理;更多接触天使和风险投资人的机会。

关于国际视野。上海交大安泰每年都与四到五所国际优秀院校签订交换合同。近三年,项目共接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捷克、日本、加拿大、中国香港、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交流生上百人。除了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机会,交大安泰努力为国际学生提供最佳的交流体验。

关于职业发展。上海交大安泰以服务学院全体学生(包括在校本科生、研究生、MBA等)和用人单位为宗旨,加强校企联合,构建学生素养与技能拓展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指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并为用人单位提供学生资料推荐、查询等全程的人员招聘服务,协助企业找到适合其发展的优秀人才。

●北大光华。从招生,到实践和实操角度,北大光华MBA注重MBA教育的现实价值。

招生方面。北大光华MBA启动了一项“X计划”,针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开设,考察申请人的综合素质,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年轻人进入光华MBA项目。申请人在通过“X计划”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保送资格后,在工作年限达到教育部规定的MBA报考最低年限的基础上,参加笔试并达到当年入学要求,将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全日制班的学生。该计划旨在提供5年的长期追踪式培养,开启职业智慧,规划职业生涯,帮助优秀年轻人早日实现职业理想。

实践方面。北大光华MBA整合实践项目作为全日制MBA学生必修课程,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商业教育合作项目,旨在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打造的实践平台,不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提升学生管理能力。作为体验式课程,整合实践学生小组在教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执行具体商业项目,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并最终向企业提交咨询报告。每个项目都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设计提供的真实课题,旨在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实际商业问题。

实操方面。北大光华MBA设置了一项叫做“企业行”的项目,主要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重视商学教育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年,北大光华MBA“企业行”全面升级,切实将MBA项目“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这一独有特色融入到活动当中,为MBA学生、校友及教授三方打造共同的学习和实践全方位平台。

●浙大管院。就MBA教育,浙大管院明确将其定义为:“一个覆盖多个学科与行业领域的学习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卓越领导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基于浙大管院MBA项目教育中的各项优势,筛选以下三个特色项目做分享:

创新班。值得一提的是“MBA新动力班”,该项目是围绕在浙大管院的“商学+”在深化和升级面向产业的管理课程,提升学员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增加了基于科技洞见和文化修养的课程内容,以此来提升学员的领袖气质。同时,发挥浙江大学综合性高校优势,通过行动学习、创业加速、创新实践等方法,在沉浸式环境中,使其视野格局、执行能力、资源网络得到全面提升。

实战锻炼。浙大管院MBA教育中心每年选拔若干具有强烈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MBA学生及校友赴硅谷参与创业实践与创业加速训练,展开为期两周的硅谷创业实验室暑期实习,零距离体验、参与硅谷创业项目及考察硅谷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由此,让MBA学生获得创业创新的实战知识和经验积累。

职业机会。浙大管院MBA教育中心对于MBA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配置了体系化的服务,如职业测评和简历汇总、猎头见面会、MBA精英专场招聘会、HR面对面、职业能力培训系列讲座等等。由此,浙大管院MBA教育中心加速、有效地向社会输送MBA人才。

●西安交大管院。地处西部经济区域的西安交大管院,于年提出国际化3.0战略,即让管理教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此后,学院在境外联合办学,与名企名校合作定制化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年1月,双方签署学生MBA学生交换协议;年6月,双方签署联合共建“管理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通过教师互访、学生访学、科研合作等形式深入推动合作;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开展境外联合办学项目China-SerbiaiMBAprogram(中塞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正式启动并开课。

年3月,与法国SKEMA商学院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创业与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该项目将在南非与斯坦陵布什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开展。

西安交大管院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教育国际化路径。

以上十佳,只是《年度中国商学院MBA项目TOP》最佳表现中的冰山一角,中国商学暨MBA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全国各商学院和MBA项目教育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金融MBA:应时而生!作为MBA教育项目中的重要专业方向——金融类MBA,只要有办学条件的商学院,均会积极推出。

和去年相比,荣获本届中国商学院最佳金融MBA项目的TOP10,发生了变化。除了去年前四名中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长江商学院金融MBA、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科技MBA、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金融MBA保持原有地位之外,另一些原排名第5-10的金融MBA项目,有着不同程度的升序,以及出现了两张“新面孔”。

其中,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科技MBA由去年的第六,上升一位,至本届的第五位之外,呈较大升位的则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ordham国际金融MBA(以下简称“东南Fordham国际金融MBA”),该项目由去年的第十位升至本届的第七位。

而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