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金融/咨询行业,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高薪酬、高平台、西装革履、还是强大的人脉圈?
在这些关键词之外,不要忘记首先他们要专业,要具备快速分析、了解、掌握一个行业重点的技能。
你可能会问这种行业分析的技能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用呢?又不是咨询顾问,而且“隔行如隔山”,想要要了解另一个行业是很困难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怎么可能做到。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研究行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咨询行业,是为了给出一个行业趋势,为客户提供咨询解决方案。
猎头,则需要快速了解了合作公司所在的细分市场,看它们的产品、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在市场中的竞争表现,判断其发展状况,最后决定是否达成招聘合作。
投资者,是为了确定一家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看它是否处于快速增长的核心环节,是否适合投资,能否赚钱。
学生党,则是为了提升自我,尽快步入职场。与行业内职场人对话自如,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结合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看到新的机遇,让客户刮目相看,拿到一份好的offer。
带着问题出发,才能在短期内更有针对性地获得结果。弄清楚了研究陌生行业的目的,再来看看具体的研究方法吧。
行业分析,从何处下手?
搜索引擎是很多人了解行业时首先着手的方式,但它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大量的网络信息常常让人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其次,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做搜索引擎优化推广,这意味着你不一定能够精准搜到真实信息。
怎么做可以让自己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研究方法
可以粗略地把研究方法分为两种:
top-down(从上至下):从行业入手,逐步切入某个细分领域及公司;
bottom-up(从下至上):从公司开始,反向了解它所在的领域以及行业。
1.top-down(从上至下)
学会读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入手,第一步就是去搜集行业研究报告,通常,你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以及发现报告等垂直研报网获得这类报告。但这些报告信息量往往很大,通常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在大量信息面前,你应该如何抓取?
提取框架
不同行业要了解的信息不同,最好的办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自己制定一个信息提取框架。在德勤、科锐这类公司,员工搜集信息时,都有一个信息搜集模板表作为参照。
德勤行业分析框架
行业整体发展:该行业主要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行业增速如何、市场规模、近期行业发展动向;
商业经营环境:国家政策、法律方面的规定—这部分在研究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时尤需注意;GDP、利息、利率的变化;消费者习惯的变化;技术革新;
竞争态势和环境:行业中有哪些领导企业、资源集中度、市场进入比例高不高、核心竞争力等;
运营管理层面:行业是否在研发新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行业内重大并购、重组、IPO等情况;
未来趋势:竞争趋势、盈利趋势、政策导向、行业内大企业的经营策略是否发生转变。
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初步了解该行业近年的发展态势,了解行业内有哪些头部公司,主要产品是什么,并对行业的产业链有相对清晰的把握。所以,细读研报通常是了解一个行业的起点。
2.bottom-up(从下至上)
从业内大部分公司的表现来判断行业。这是投资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他们可能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中,分别抓取一家上市公司来研究。通过研究这些处于不同环节的大公司,可以清楚了解产业链如何运作,也了解了在这个产业链中,哪个环节盈利最多、哪个环节发展潜力最大。
同行类比
对于大部分公司人来说,上一种方法做起来难度太高,所以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类比——在行业中找到你感兴趣的公司的同类型企业,放在一起比对研究。
比如我们要研究一家时尚美妆电商平台,为了确定这家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可以将市场上的时尚美妆电商平台都找出来,分别看它们的产品、盈利模式、融资轮数。
当你把一个细分领域的大部分公司都找出来看了一遍之后,你自然会对这一行业形成一个整体判断:市场整体处于发展初期还是衰退期?哪类模式发展的更好?
从下至上的研究方式往往目的性更强,它通常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不是了解整个行业。
公司研究
不管是以上哪种方式,研究行业之后的落脚点往往是一个细分的领域,而要了解细分领域,就要找到这个领域的头部公司,做针对性分析,因此学会研究一家公司也是了解行业的基础。
一般来说,研究公司时,你需要看它的产品与业务、盈利模式与盈利状况、收购并购、组织架构、公司最近的策略动向。最后,把它与竞争对手对标,看看它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
了解企业最方便的信息渠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