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省质量促进立法的思考与实践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

共建共治彰显川蜀特色

——四川省质量促进立法的思考与实践

□肖学文李纳云杜兵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贯彻*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快推动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年,四川省委作出开展质量促进地方立法重要部署,明确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推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年3月26日,《四川省质量促进条例》经四川省人大表决并全票通过,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颁布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立法经验。

一、四川推动质量促进地方立法的总体思考

年,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开展质量促进地方立法的重大部署。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委省*府工作部署,通过大量立法调研,立足区域间、行业间质量水平实际,提出质量促进地方立法总体思路方向,得到省委省*府肯定,质量促进立法成为推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充分体现*中央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推动质量促进立法,应坚持以*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遵循,统筹考虑产业、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五大质量发展,把质量强国战略、质量发展纲要、相关决策部署、重点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化。特别是聚焦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把有关高质量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地方性法规,规范质量促进的各种法律关系。

(二)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尤其在品牌建设、信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以构建良好市场环境、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法规形式明确各类主体的基本职责权限、行为模式与边界,通过“造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主观能动性,激发质量创新创造的热情,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形成质量促进内生动力。

(三)着力构建质量共建共治体系。通过质量促进立法,确立“*委领导、*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共建共治机制,形成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立法重点上,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府监管和事后惩戒的单一方式。在制度设计上,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质量促进工作,构建完善质量共建共治体系。

(四)结合实际彰显地方特色。充分结合四川省质量、产业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实际,在立法框架及内容上突出地方特色和务实创新,既充分体现中央和地方*委*府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又要充分总结四川质量促进发展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突出法律实践性。

二、四川推动质量促进地方立法的工作实践

年以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办牵头职能,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加快立法进程,务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积极争取支持,推动立法纳入全省工作重点。年以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多种渠道向四川省委、省人大和省*府积极建议献言,提出开展质量促进地方立法,强化质量发展法制保障。经多方努力推动,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开展质量品牌促进地方立法工作”纳入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予以专章部署。该局积极争取四川省人大将《四川省质量促进条例》列入年一类立法计划项目,作为年制定类立法项目并纳入省*府重点立法计划。四川省人大明确由一名副主任亲自抓、亲自督促。同时,四川省委省*府将立法工作纳入重点督办事项,予以强力推进。

(二)强化工作协同,推动立法进入快车道。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多次主动对接四川省人大和司法厅,详细了解质量促进立法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争取支持指导,建立协调联络机制;组织相关院校法律专家、质量权威人士,探讨质量促进立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制定质量促进立法工作方案,细化明确阶段任务、时间节点和重点工作,落实相关处室(单位)任务分工,严格倒排工期、打表推进,举全局之力强力推动。

(三)深入开展研讨,切实提升立法科学性。在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指导支持下,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北京举办立法调研座谈会,邀请总局相关司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和沿海地区的领导和专家指导,借智借力推进立法工作;组织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司法厅和四川省社科院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赴相关省市和市(州)基层开展专题调研,紧贴四川经济、产业和质量发展实际,研究立法总体思路、架构,推进条例文本起草工作;多次组织质量、品牌、法律等方面专家座谈研讨,听取意见建议。

(四)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高质量完善文本内容。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系统内相关专家进行座谈,与各市(州)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工作分管领导、(科)处长多次研讨,听取基层意见;通过报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