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407/4369580.html「来源:|企业数字化咨询ID:gh_afd51cd」
须知
后台回复,申请加入资料分享技术交流群
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使经济增速放缓,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面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在本次疫情中更加暴露了缺人员、缺市场、缺供给、缺资金、缺服务等诸多问题。对于中小企业中长期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对其转型需求进行梳理,填补传统业务场景与5G、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之间的“鸿沟”,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
部分
02
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本文结合GB/T-《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特征和要素进行提炼总结,从人员(组织战略、人员技能)、技术(数据、集成、信息安全)、资源(装备、网络)、制造(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四个维度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分析调研。
为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区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的家中小企业,涉及18个行业大类,每个行业采集企业的样本数均超过50家,能够反映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现状。
2.1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划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采用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实践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本文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践行阶段和深度应用阶段。
探索阶段:企业对实施数字化转型有了初步规划并开始实践,对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核心环节进行数字化业务设计。
践行阶段:企业对核心装备和业务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
深度应用阶段:企业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运营管理活动充分融合,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驱动有效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从数据统计结果显示,8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8%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践行阶段;仅有3%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还处在探索阶段。
2.2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进程与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相关
产品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更新迭代快、个性化定制需求旺盛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排名更加突出。
根据图1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汽车、电子、仪器仪表、运输设备、医药等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排头兵地位。这些行业企业对设备、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意愿迫切,在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水平较高;而对于金属、燃料加工制造以及纺织等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应用程度较低,数字化进程排名靠后。
图1中小企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得分情况
2.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聚焦细分市场
中小企业更专注于细分市场,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根据工信部年制造业单项冠*企业统计,家入选“制造业单项冠*”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75.6%。如图2所示,中小企业在生产、设计、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各有发挥,但当前阶段更专注于生产制造模式的转型,主要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配套支撑。
图2中小企业业务覆盖情况
部分
03
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分析
3.1转型必要性:成本顾虑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储备,还要全面升级各生产环节基础设施,然而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融资较为困难,在生存压力下中小企业多存在成本顾虑。
一是转型技术成本、试错成本高。企业自身“造血”机能偏弱,外部“输血”机制滞后。企业在难以利用资金杠杆和借助专项扶持的基础上,靠企业自身的资本投入几乎难以为继。
二是资源投入不足。中小企业在网络、设备、信息系统等资源配置方面投入对比大型企业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图3企业资源投入情况对比
如图3所示,当前中小企业办公网络平均覆盖率为89%,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为45%、生产过程信息系统覆盖占比为40%、设备联网率为35%。
3.2转型必要性:转型收益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驱动整个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重构,却很难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传统制造领域的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观望状态。
一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如何盈利,未来能否盈利缺乏清醒的认识。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要应对新兴信息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冲击、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见效周期长,企业关心转型后是否能真的解决业务痛点问题,实现降本增效。以年初的新冠疫情为例,受疫情影响,市场预期不稳、需求疲软、订单下降、生产下滑,造成中小企业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下滑。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年一季度中小企业投入指数为56.2,年四季度均值下降了近20点。
3.3转型可行性:能力不足
推进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资金投入有限、在转型人才、数据采集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能力不足。
在转型人才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阻碍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中数字化相关人才平均占比仅为20%,15%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数据采集方面,中小企业对生产制造相关信息缺乏有效的采集和收集。
一是我国制造业装备种类繁多,不同厂家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接口与功能参数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标准;
二是目前国内很多高端制造装备多是从国外进口,而这些进口设备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有自己的标准,封闭性比较强。
根据调查数据:30%的中小企业对生产制造设备实施联网,实现对设备、工艺等信息采集。36%的中小企业能够应用质量检测设备实现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的采集与追溯。34%的企业实现了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关键业务数据的采集,见图4。
图4中小企业数据采集基础水平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基础水平较薄弱,40%的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