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厦门市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库召集人李小海 [复制链接]

1#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s://m.39.net/pf/a_4631560.html

11月1日,厦门市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座谈会上,38位证券投行类、法律类、会计类、税务类专家正式受聘为首批“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库”成员。北京中银(厦门)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李小海、金圆统一证券总裁蔡奕担任专家库召集人,统筹相关工作。“良好的法律管理,应该覆盖企业上市前、中、后的全流程,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李小海说。十多年前,一则资本市场新闻报道称李小海“一人统领五个师”——形容其重要性。当导报记者重提此事,李小海哈哈一笑:“现在,我更希望别人提到我时,可以想到为依法治国添砖加瓦、为企业经营法律赋能、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这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入选专家召集人,服务厦门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厦门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作用,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截至目前,厦门辖区拥有64家A股上市公司,占全省比例已超1/3,数量全省最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厦门市资本市场服务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前瞻性,今年4月22日,厦门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资本市场工作专家——证券投行、法律、会计、税务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以及教学和理论研究、专业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经自主报名、初审、公示、决定各环节,北京中银(厦门)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李小海、金圆统一证券总裁蔡奕、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厦门分所合伙人张立贺、厦门市旭初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林燕彬等一批证券投行类、法律类、会计类、税务类专家共38人获聘,首批入选专家库。其中,李小海、蔡奕担任专家库召集人。

◆李小海获聘为首批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库

入选专家库,对专家而言,并不是一份简单的荣誉认可,更多是责任在肩——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成员任期原则为3年。任期内,专家库成员要挂钩服务厦门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提供咨询项目论证等服务,还需要参与资本市场相关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金融项目和人才培育评审评选、政策解读普法宣传、项目引进和落地评估、市场形势分析调研等委托工作。李小海也同样觉得责任重大,“召集人作为政府与专家沟通的桥梁,需要负责牵头联络各位专家库成员,收集、归纳、报送专家库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咨询成果采纳情况;还需要主动作为,积极开拓,牵头策划举办座谈会、专题报告会、企业服务等活动”。

▲李小海在厦门市资本市场工作专家座谈

李小海高度评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上市办)相关举措的积极意义:“充分、科学使用专家智力资源,开辟了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的新途径,对促进厦门市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繁荣地方经济,都将起到积极作用。”被选为厦门市资本市场专家库的召集人,这与李小海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有密切关系——深耕企业上市领域多年,由其领衔的刘广斌、田守云、傅航城、李小军、李忠安等组成的中银律师团队参与完成了昊华能源()、华电重工()、中国一重()、文科园林()、安源煤业()等IPO项目,北大青鸟()、鲁北化工()、远达环保()、麦迪电气()等定向增发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永华光电()、赛摩积硕()等新三板项目,以及太和水()的风险管理咨询和司法部邀约著书项目,同时在会计、法律以及行业分析等方面均有涉猎,这让他具备了作为一个专家召集人的基本条件。年,法拉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是中银律师事务所在厦门的首单IPO业务。今天,法拉电子是世界领先的专业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已成为全球工业控制、光伏、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全球薄膜电容器行业的引领者,厦门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是厦门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超过五千亿元,天马微电子、三安光电、弘信电子、法拉电子、宏发电声都是领军企业。李小海出任过宏发电声的独立董事,参与三安光电落户厦门的投资把关。栉风沐雨20年,李小海及中银律师团队持续为厦门资本市场发展做出贡献。聚焦法律风险管理,努力为资本市场赋能“许多期望上市的企业憧憬资本市场的好处,却往往忽略了实施良好法律管理的重要性,其实,这是做好企业上市工作的着力点。”李小海认为,在企业上市前,良好的法律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良好的法律管理可以让企业行稳致远;从综合层面上看,良好的法律管理更能在重大危机公关面前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志在上市的企业来说,合规管理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李小海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企业面临着诸多法律合规风险,如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反垄断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税务风险、经营风险、商业贿赂风险等,合规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通行证”和“保险绳”,“构建内外一心,管控严密、行之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早在十年前,李小海就显示出超前思维,撰写了专著《企业法律风险控制》。该书填补了中国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空白,李小海也曾因此受司法部邀约,参与到由司法部主编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法律读本》(年法律出版社)合著工作中。“企业内部具有三道防线,分别是业务部门防线、风险管理部门防线、以及内部审计防线,它们作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整体内控及风险管理水平。而企业外部有两个智囊,是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旁观者清,能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李小海向导报记者解释起书中的一些概念。李小海还在书中详述了什么是法律风险控制,以及法律风险控制流程、机构、制度和实务等,这些概念都对业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经验之谈,我撰写了这本书,一方面是希望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与业界加强交流,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写作推动宏观经济法律环境的有序发展。”精攻专业技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