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华管理重启与突破互联网时代效能管理 [复制链接]

1#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 http://www.kstejiao.com/
今日推荐:《管理重启与突破:互联网时代效能管理法则》作者:王达峰。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二部分未来管理新趋势:经营型的管理人才

我曾经为一家公司做过咨询,这家公司是做建筑工程的,年营业额在10亿元左右,公司规模保持在人左右。

前几年这家公司运营得非常好,顺风顺水。但是最近两年,因为市场环境有了较大变化,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所以想要寻求突破。

当我进入公司做了深入调研之后,发现这家公司高级别领导一共有6个人,这6个人分管不同的部门。虽然这些人在名义上是高管,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承担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只对自己管理的部门负责,并且相互之间很少沟通,经常会因此而产生矛盾。

如营销部门接到了一个老客户的项目,然后让工程部出具体的方案。这个项目难度非常高,按照企业现在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工程部就直接向老板建议不要接这个项目。营销部门十分不满意,责备工程部妨碍他们开展工作。

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我很快就找到了这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公司只有老板一个人是经营者,其他部门高管都只是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公司发展遇到瓶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道理很简单,在这家公司中,只有老板才会从公司整体运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考虑投入产出比、考虑项目风险因素。而其他部门都是各扫门前雪,只管自己部门的事情,不会站在经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不愿意去承担经营的责任。

当找到问题所在之后,我给这家公司老板提供了以下建议。

第一,作为公司中的唯一经营者,能够将公司做到如此规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同时也到了个人能力的极限。公司想要继续发展,仅靠老板个人的能力是完全不够的,这就是公司目前遇到的瓶颈所在。

第二,因为公司中经营者稀缺,管理者冗余,所以公司想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改变组织结构,培养更多的经营者。

第三,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机制,通过这套新机制,让那些有能力的管理者成长为经营者,淘汰那些身居高位、只会管理不会经营的管理者,并且要从社会上寻找更多的经营人才加入到公司中。

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曾经说过:“如果维珍集团下属公司的规模超过了人,他就会将这个公司拆分,组建起一个新的公司(不包括特殊行业)。”理查德·布兰森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培养新的经营者,因为只有不断为企业培养新的经营者,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4章从管理者到经营者

转变到经营者

★从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

我曾经见过很多忙碌的管理者,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这些管理者每天忙碌得不可开交,没有吃饭的时间、没有运动的时间、没有陪家人的时间、没有学习的时间……

对于这些管理者,我对他们的建议就是要从思想上做出改变,让自己从管理者变为经营者,让自己从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脱离出来,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交友、提升,让自己拥有更多时间,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企业的经营问题。

因为,一个经营者想要运营好企业,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有足够的人脉关系。他们没必要事必躬亲,应该将自己处理琐事的时间用思考企业未来的方向和战略的问题。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应该减少自己的感情用事的次数,学会用理性思考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摆脱管理者的思维,都是这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需要做到的。

★管理者如何从思想上转变为经营者

要成为经营者,首先要从行为上转变。只有行为改变了,管理者才能解放自己,从纯粹管理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成长为一个经营者,如图4-1所示。

首先,要获得他人的支持。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做好。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身后必须有很多人的支持。而想要得到的他人的支持,想要让他人帮助你处理你没有精力处理的琐事,就要学会放权。

其次,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让企业中的所有人各司其职,确保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经营者应该思考的事情。

最后,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注意,这里并不是让你一天总是在不停地工作,吃饭、睡觉、休息、运动等也都是正确的事情。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管理者把这3件事都做到了,那么就开始向经营者迈进。成为经营者并不难,行为只是基础,转变意识才是关键。

两个意识:第一,要能够从经营的管理看管理;第二,要能够从经营的角度看市场,如图4-2所示。

1.站在经营的角度看管理

当一个人能够站在经营的角度来看管理时,他就会认为对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值与不值才是他主要考虑的。

2.站在经营的角度去看市场

当一个人能够站在经营的角度来看市场,他就会变得更灵活。例如,当我们走进饭店时,服务人员都会先说一句“欢迎光临”,这是一种标准的市场行为。如果站在经营的角度,当我们下雨天进入店面时,服务人员所说的可能就不是欢迎光临了,而是“雨下得这么大,淋湿了没有”。

服务人员两种不同的用语,代表的是认知基础的基础不同:一个是以标准和流程为基础,而另一个则是以用户的体验和用户的感知为基础。这就是普通的管理者看市场和站在经营的角度看管理、看市场的区别。

在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的初期,企业肯定会因不适应而发生种种问题,这就需要上面所说的规范制度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经营者要及时了解一线的反馈信息,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经营者不能正确、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种种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甚至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经营者的重大使命:让每个人都变得更重要

★经营的价值

一个经营型的管理者,自有他的价值所在,但是一个管理者最大的经营价值不在于让事情变得更好,也不在于让制度变得更完美,而是让组织当中每一个人变得更重要。这就是经营的价值。

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三点要求,如图4-3所示。

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就越需要让其他人成为赢家,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是否能赢得胜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