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12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第12版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便利》为题,刊发记者蹲点一线调研报道,点赞山东济南服务站点改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
以下为报道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近年来,各地加快建设服务站点、暖心驿站,改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济南的一处暖心驿站。在这里,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们能歇脚、喝水,还可以读书、看电影,享受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一系列举措,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深夜11点,雨淅淅沥沥。何海亮提起外卖,噌噌噌地跑上楼。刚刚蹚过水,爬楼梯时,鞋子发出“刺刺”声响。送完这一单,忽觉右脚踝隐隐作痛,他掀起裤腿一瞧,竟磨得有点破皮。
骑上车,拐进一条美食街,何海亮来到那间熟悉的小屋,打开桌上的“爱心急救箱”,取出创可贴,小心粘在伤口处。靠在沙发上休息一会,接到新单,走出小屋,雨已经停了。
“这里的服务不打烊,随时为我们敞开。”何海亮说,作为异乡人,每次来到暖心驿站,他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暖意和关怀。
在这里歇脚解乏,就像家的感觉
1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街道金光健康城美食街,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一间橙色小屋,置有一块门牌,写着“泉新泉驿金光骑士站”,墙上挂有几行标语:“累了能休息,渴了能喝水,倦了能歇脚,热了能解暑,烦了能解压”。
何海亮风尘仆仆地来了。他手提盒饭,熟练地打开微波炉,“叮——”3分钟,饭热好,接杯水,找张沙发坐下,边吃边刷手机接单。
“我算是名‘老骑手’了。原先,一直在老家送外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经历来,何海亮一肚子话。“偏远的小县城里,订单相对有限。我有俩娃,一个3岁,一个5岁,正是花钱的时候。我就想着,要不,来大城市闯闯,多挣点儿!”
今年8月份,何海亮怀揣着梦想,来到济南。咋找工作?与谁联系?事先都没想,准备现找。他来到金光健康城美食街,填饱肚子后,坐在街巷的长椅上正琢磨,烈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裳。这引起一位店家的注意。
“到‘驿站’歇会,那凉快。”店家手指街尾的橙色小屋。
“啥是‘驿站’?”何海亮笑问。当时,根据他看古装电视剧的经验,“驿站”是古时候“换马的地方”,去那干啥?
店家给他指墙上的宣传标语,何海亮看懂了:骑手歇脚的地方!
“金光健康城美食街,紧邻3医院,周边有饭铺40多家,人流量密集。光这条街,就有多名骑手聚集。”趵突泉街道党工委书记赵中建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骑手们与时间赛跑,特别是订单高峰期,很难抽出时间休息。等餐累了,店门口一蹲。水没了,便找店家讨。饭凉了,只能将就吃。他们急需一个能喝上热水、吃上热乎饭的歇脚点。”
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服务社会,济南市因势利导,整合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网格服务驿站、商户门店等资源,在商圈市场、重点街区、商务楼宇等建立起暖心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暖心服务。
“我们借势发力,召开骑手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在这里建起‘泉新泉驿金光骑士站’,免费提供歇脚休息、饮水充电、饭菜加热、紧急医疗等生活服务,给奔波在路上的骑手们一个休息的‘家’。”赵中建说。
那天,何海亮第一次踏进小屋,一股凉风扑面而来,令他顿感舒爽。50平方米的房间,温馨而舒适:左手边,摆着一张淡青色沙发;一旁桌上,置有爱心药箱、手机充电线、微波炉等;右手边,两排橱柜整齐排列,打开一看,免费餐具、维修工具、防疫物资、一次性雨衣等一应俱全。走出小屋,斜对面便是卫生间,不远处,则是电动车充电区。
“这种感觉,既新奇又温暖。”何海亮回忆,“看着外卖小哥进进出出,我愣在了原地,心里琢磨,这个地方真的属于我们?”
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箱泡面。为确保驿站正常运转,街道安排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值守,定期补充物资、清洁卫生、维护设备。
见何海亮脸生,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打问。听他正为找工作发愁,工作人员立马上报至街道,帮他对接周边美团站点。很快,何海亮成了济南的一名外卖配送员,每天穿梭在泉城的大街小巷。
目前,济南市已建成家像“泉新泉驿金光骑士站”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力争年底前再建成家,实现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产业园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全覆盖。”济南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黄海说。
“现在累了,就近找个驿站歇歇脚、缓缓神,夏天能乘凉,冬天能取暖,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车子能充电。”何海亮很满意。
坐在椅子上,小憩一会,何海亮的手机又响了。接到新订单,临出门前,他回过头来说道:“许多骑手像我一样,并非本地人。但在这座城市,有人惦记着我们,这让我们爱上了这座城市。”
既是休息场所,也是“心灵驿站”
下午4点,一位年轻小伙推门而入,走到书架前,指尖轻轻滑过一本本书,很快,找到上次读了一半的科幻小说。“今天争取把第三章看完。”说着,他找板凳坐下,捧起书读了起来。
今年20岁的刘汝钢,同样是一名外卖配送员。订单低谷期,他常会来驿站看会儿书。
“我从小喜欢看科幻类书籍、电影,但干这行,总是在赶路,生活匆匆忙忙,即使闲下来,也很难抽出时间单独去图书馆、电影院,久而久之,难免觉得日子单调。”刘汝钢说,“几个月前,开晨会时,听站长说起驿站能读书、追剧,赶紧来瞅瞅。没成想,来到这里,生活添了不少乐趣。”
“在提供生活服务的同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