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调研的目的。为何要做市场调研?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我们初拿到一个项目,首要的就是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市调,系统性的掌握一个项目全面的、立体的、动态的情况,才好为项目做下一步的定位、规划,才能为项目制定正确的策略。商业地产的根本立足于实际需求,这个需求包含甚广,市场(消费者)的、商家的、发展商的,现在的、未来的,脱离实际的需求谈商业,是雾里看花,最终也是空中楼阁。向实际的情况、需求做调查,既是发现问题,也是解决问题。调查不是盲动和无目的的,一定是带着预判的、预设的问题去进行,在调查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就要及时去调查解决新问题。项目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在这个调查的过程中解决掉了。2、市场调研道与术。首先要明确,市场调研是持续的过程。不能抱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市场瞬息万变,在一个项目的操作期间,各方面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要做持续的跟踪,也要及时对市场的变化产生反馈。其次,市调中碰到的任何问题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要急于否定一切。市调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顺藤摸瓜收集信息的过程,因此不要急于否定一切,要以开放的、分析的态度,尽可能掌握全面的情况,为后道的分析、研究工序积累足够多的素材。会议讨论必不可少。下手调查之前要开,调查过程中、结束后更要开。调查之前开讨论会,个人的经验、观点、设想尽可以放开讨论,不要设限,一切想法自有市调去验证。调查过程中要开计划会,按调查纲目明确分工、跟踪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调查之后要开总结会,一方面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耙梳钩沉,一方面也应对调查过程做一复盘总结。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调查纲目。调查切忌盲目盲动,编制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查纲目,并进一步细化为调研对象筛选、调查细目与配套表格、调研路线图……使调查研究目标更明确,过程更直接,才能使调查的成果更有价值。秉持“三多”精神亲身深入。项目(市调)的组织者、主导者,要亲身下场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多走、多问、多记录”,做深入的调查,究根问底的去探寻项目的底里。项目1公里辐射圈什么情况?去走、去看,去和居民交谈……竞品项目情况如何?去走、去看,去数店铺、数客流,去观察内装风格、交通动线、营销亮点……3、市场调研实务案例。以下为笔者主导的两个商业项目市调,巧合的是两个项目同在一个城市,不同的是两个项目的属性有一定差别,所以在具体的调研方向上有一些针对性的变化和调整。首先看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情况相对简单,就是一个社区近邻型的mini购物中心,地处近郊生活区的腹地,服务的对象主要是1公里范围的社区居民。我们的调查重点与主线任务:1)项目的实地考察,项目自身情况的全面摸排;2)项目所处商圈的整体评价;3)在事先的准备阶段我们已经得知,直接的同类型竞品(综合型商业、小型购物中心等)不多,周边的街铺是主要的商业供应,调研街铺情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商圈容量、成熟度、饱和度;消费力与消费者喜好;重点业态的分布与供应情况……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街铺的调研上。4)上述是调查的主线,消费者等其他方面的调研在主线内兼顾进行。明确重点与主线,我们拟定了调研纲目和相关表格工具,部分如下:表一:对项目的实地调研信息汇总。表二:对项目所处商圈的特征描摹。商圈分析需结合各项目情况、城市发展、规划情况综合分析,调查的手段除实际走访,还要结合规划文件、统计资料查阅等,此处不赘述。表三:针对综合型项目的调研信息汇总,项目2公里外有一小型购物中心,虽不构成直接竞争,但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商业发展有帮助。上述三份表格是我们常规调研项目的基础信息表,根据各项目具体特征的不同做针对性调整即可,如针对已开业的调改型项目,需着重加入对现有经营业态、品牌的调查研究等等。由于本案的特殊性(社区综合商业,缺乏同类型竞品,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