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少事多委屈多通信人心里的苦谁知 [复制链接]

1#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8/116116.html

提及三大运营商内的工作,很多人都认为“光鲜亮丽,收入颇丰,还躺着赚钱”的好工作。但实际上对于真正在运营商体系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员工来说,更多的这是欲言又止的苦笑。

听到过无数运营商体系内各岗位人士的吐槽,其原因总是老三样:钱少、事多、委屈多。

其一、钱少

因为运营商是央企,因此在收入上有着严格的阶梯体系。对于大多数6-7岗及以下员工(电信6岗以下,联通10岗以下)基层员工而言,钱多,真的就只是一个奢望。当然,熬过了6-7岗这个坎,升迁上去之后则另当别论。6-7岗已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由于收入只与岗级挂钩,在工资体系多年不变的情况下,现在的收入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以移动为例,移动现在实行的是岗位薪金制,按岗位来拿工资。移动公司1-5岗都属于普通员工,6岗以上的职位属于领导。

本科学历,进来后先实习1-3个月(各地分公司的具体操作不一样),然后定3或者4岗,半年后转正定4或者5岗。以上的每级岗位工资为元,实习期工资有所不同,从至不等,转正后一般为,营业员的要低点。如果是从事大厅营业员、渠道经理以及大客户经理等C类职位,只能定1-3岗。

据悉有联通员工还吐槽称:大学毕业四年才刚升9岗,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企业年薪后到手就2多元。

不过,岗位工资等级以年度为周期,会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和能力素质等因素,调整员工下年度岗位工资等级。比如连续两年为称职等级以上的,岗位工资可晋升一级。而员工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式则根据员工的绩效情况来确定。但由于央企体制限制,只是聊胜于无。

按目前来说,这样的工资水平从劳动付出的绝对值来说确实不多。可能对于乡镇县城来说,这份收入还过得去。但对于那些在一二线城市的基层员工来说,真的就只能用寒酸来形容了。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运营商对于、的学生进来是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而与华为、中兴等通信技术公司及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相比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其二、事多

如果,钱少但事也少那勉强也能算份凑合着过的工作。但在竞争激烈的通信行业中,事少,那也是个奢望。

在一切以KPI为纲的大环境下,管理部门为了业绩好看,往往向下级“狂”下指标,而经过诸多“二传手”单位的逐级“压力下放”之后,到了基层员工身上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据了解,在一些区县公司层面,考核指标最多能到个以上。

那么,在过去在通信行业红火的时候,压力主要集中在建设口、业务口。但靠着人口红利基数,尚且还能完成。

但进入在用户规模增量见顶,流量业务增量不增收,用户ARPU值还下滑的瓶颈期后,不仅行业内争夺用户规模的价格战加剧,还偏偏还遇上提速降费和携号转网大环境,于是,对于KPI指标下的基层员工来说,事就更加多了起来。

本来,在通信行业里,三大运营商之间无论是从产品、服务还是到目标客户都是重叠及同质化严重的。而在大环境下行而KPI无止境之下,员工“压力山大”可想而知。

不止业务口的员工压力大,同样,流量业务的暴增,也让建设、运维、网优部门的基层员工把加班熬夜当成了常态化的工作状态。

其三、委屈多

本来业绩考核压力就大,但还有更多的一些毫无意义的规定动作及无穷无尽的材料和PPT,则更是让基层员工心里委屈。

据了解,在运营商的一些基层里,摆摊扫楼早就已经开展多年,而基层业务人员的各种上门打卡、拍照发群、日报周报进度汇报、一集团一方案、一集团一档案等等则也成了常态。而无穷无尽的汇报材料、PPT,更是让基层员工们苦不堪言。

产品竞争力差,收入指标不好看,领导很焦虑,于是要求写材料分析原因,还要做成PPT;有领导来调研某业务,要写材料做个好看的PPT,要不领导会很焦虑;各种会议,要材料做PPT……

据说,运营商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夜晚会花在了一版又一版的PPT中。

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当员工把时间精力消耗在材料和PPT上了,产品和业绩怎么办?业绩差收入指标难看了再来写材料做PPT分析原因!

更可悲的是,此前的,“混改”、“划小承包”、“网格离职承包”等措施的出台,更是让不少基层员工的心“拔凉拔凉”。降薪、离职与失业问题也在隐隐的让三大运营商基层员工感到焦虑和困扰。

诚然,这几年通信行业和运营商的日子都不好过。不断增大的业绩压力与薪资水平的持续低迷,还有上升渠道的渺茫再加上繁杂的工作这几类因素集合起来,基层员工有太多的委屈。

“月有阴晴圆缺”,每个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和规律,但人和人才才是支撑行业向前发展的基石。同样,在如今市场环境和10年大不一样的情况下,运营商的薪酬激励,KPI考核以及种种过与形式化的规定动作,是不是也到了该考虑修正的时候呢?

毕竟,只有与时俱进才是向前发展中最接地气的举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