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足球场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XX区教育体育局
3、建设地点:XX市XX区
4、建设性质:新建
5、项目建设工期:6个月(年7月-年12月)
6、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拟在XX市XX区旁建设1处十一人制足球场,拟用地面积约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足球场地建设m2、替补席2个,更衣室45m2,排水沟建设XXm、足球场专用照明灯具10套及电力设施。
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9.76万元,基本预备8.75万元。
资金来源为争取上级资金及地方财*配套。
1.2 编制依据
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 《全民健身计划》(-年)
5、 《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发改社会〔〕号)
6、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7、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年)》
8、 《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年)》
9、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0、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1、 《XX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2、 《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
13、 《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
15、 《XX区城市总体规划》(-);
16、 《XX市统计年鉴()》;
17、 建设单位可研咨询委托书
18、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1.4项目提出的背景
足球运动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足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足球场地设施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现有足球场地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足球运动需求不相适应。截至年底,全国拥有较好条件的足球场地1.2万余块,平均约11万人拥有一块足球场地,与足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体育设施建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科学规划建设足球场地设施,有利于增加足球场地有效供给,夯实足球运动发展基础,普及足球运动,提高足球运动水平。
近年来随着XX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在人民群众走出家门,参加健身运动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城镇建设新气象。足球场的建设,更是为广大群众的足球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家门,加入到足球运动的队伍中。随着近年来XX乡XX小镇的建设,XX乡游玩的人数越来越多,然而XX乡没有足球场,成为XX乡足球运动发展的瓶颈,急需建立一个适合市场的足球场以满足该类需求,因而足球场建设项目由此提出。
在这种背景下,项目单位顺应国民追求身心健康的趋势,推动足球动项目的普及和发展,计划在XX市XX区旁建设11人制足球场,创造最优质的足球运动空间,突出“自然、和谐、统一”,将运动、休闲、娱乐三个层面进行叠合,高标准、高品位地建成具有绿色生态的足球运动场地,充分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5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对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社会需求及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证。
1.3 问题与建议
1、*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支持力度。项目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等因素,决定了工程将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建议*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涉及工程建设的各项行*事业性收费,采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策。
2、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对足球运动场地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受建设场地条件的制约,为从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性的活动和尽可能满足更多群众体育健身需要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对足球运动的需求。
第2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年)提出“到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足球设施的利用率和运营能力有较大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类型多样、普惠性强的足球场地设施网络”。
《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提出“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和户外运动。着力加大足球场地供给,力争到年达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5块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笼式足球、五人制、七人制等小型多样的足球运动场地,提倡学校与社会共建共享足球运动场地。开展校园足球,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加强足球文化宣传教育,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使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和乐于观赏的运动项目。发挥我市绿色生态优势,大力推广登山、骑行、垂钓等户外运动项目。大力建设户外健身步道,支持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举办户外运动活动和赛事,宣传户外运动文化,吸引群众参与户外运动,做强户外运动产业,将户外运动打造成我市全民健身名片”。
XX区近年来大力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现有足球场地18片,其中社区足球场地3片。年10月XX区足球协会足球青训基地成立,同时成立XX锐*青少年足球俱乐部、XX小镇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常年参加青训营的青少年运动员达多人。足球青训基地在不断完善梯队建设,争取获得XX省青训基地。确保到年底,XX区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不少于0.5块。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促进XX区人文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足球运动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足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加快足球场的建设,将有效增强城市的体育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人文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项目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本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地推动XX区的人文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2、改变体育设施落后面貌,适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
XX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并以全民健身计划为指导,普及体育运动,做到提高竞技水平,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城乡体育社会化,推进XX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力争把XX区建成群众体育普及、体育科技比较先进、场地设施比较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争取达到全市中上水平。XX区现有的体育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已远远不能适应XX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与体育强县的要求也相距甚远,硬件设施数量严重偏少。
XX足球场建设项目不仅符合当地体育发展规划,而且也是改变XX区体育设施落后面貌,实现体育强县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发展XX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运动的必然硬件建设要求。
3、是满足体育消费需求,提高XX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工作之余适当的休闲、健身、娱乐、体育运动,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而良好的体育运动设施,是保证人们有自由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
《全民健身计划(-年)》中提到,全国居民消费十年左右可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体育服务必须面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目前,我县的体育消费需求已经是现实的和庞大的。锻炼身体、健康体魄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中等以上的人群中,体育消费的需求正日益旺盛。据有关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在身心各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
XX区XX足球场的建设,不仅为人民提供体育运动的现代化场所,也是倡导良好健康生活习俗,引导体育消费的有力举措。因此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
加强城市的人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且能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XX区XX足球场是非常必要的。
第3章 建设规模
3.1 功能定位
XX区XX足球场建设成为功能较为齐全、设施配套完备,能满足青训营训练和人民群众日常足球运动的需要,又同时能承担地方性体育运动的需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足球场地。
3.2 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XX市XX区旁建设1处十一人制足球场,拟用地面积约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足球场地建设m2、替补席2个,更衣室45m2,排水沟建设XXm、足球场专用照明灯具10套及电力设施。
第4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4.1.1 选址的原则与要求
本项目为足球场地建设,依据《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年)》、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等有关规定要求,为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选址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项目选址应在城市功能区内,符合XX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周边用地功能相协调;
(2)足球场地是面向大众的体育基础设施,是适应广大市民健身强体的活动场所,人流和车流较为集中。因此足球场地的选址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利于人流、车流的疏散;
(3)该项目要求用地平坦,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不易受洪水侵扰;
(4)足球场地在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项目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较大,因此,要求项目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市*基础设施。
4.1.2 项目位置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与要求,项目建设场址位于XX市XX区,建设场地地势平坦,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2 建设条件
4.2.1 地形、地貌条件
拟建工程区域属丘陵地貌,地势比较平坦,地基承载力适中,无不良地质构造,适宜工程建设。
4.2.2 工程地质条件
因建设单位尚未提供该地域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建议建设单位尽快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以便进行设计等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为下一步施工打下基础。
4.2.3 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地属亚热带温室气候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境内地形复杂,地域性气候差异较大。春季温和,阴雨连绵;夏季炎热,汛旱分明;秋季温凉,降水稀少;冬季较长,初雪偏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全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MM,相对湿度76%。拟建项目地区年平均气温略低,相对湿度稍大。
4.2.4 地震
根据GB—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区划图中Ⅵ度),同时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属人员聚集地,根据X建抗〔〕2号文件精神,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4.2.5 *府和社会支持条件
发展基础体育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是满足适龄中小学生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所在地区全体人民共同的心愿,是一项“民心工程”,地方*府和当地群众都非常关心,也引起了各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