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研究工作流程 [复制链接]

1#

在日益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用户研究越来越被公司所注重。用户研究在于通过一定方式对用户进行洞察了解,给出相关建议方案,从而帮助产品进行更好的设计。

在日益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用户研究越来越被公司所注重。用户研究在于通过一定方式对用户进行洞察了解,给出相关建议方案,从而帮助产品进行更好的设计。

作为一个设计师,自去年开始我就逐步在所负责的项目中融入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我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与常规流程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这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用户研究的重要性用户研究的常规工作流程大厂与中小厂的流程差异

一、用户研究的重要性

设计师常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设计是比较情感主观化的东西,没办法量化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产品经理同,但是比设计师所处环境还是会好一点,毕竟产品经理工作有很多还是可以量化的)。

而用户研究就是一种很好的佐证手段。

当设计不知从何下手时,正确的用户研究能告诉你用户渴望的、需要的是什么。

相信大家对著名的UCD设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而设计”耳熟能详,而用户研究就是为了更好的帮助UCD理念在产品上的落实。

产品设计前期,用户研究可以帮助调研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来明确自身产品的目标。

产品研发中期,收集调研用户在使用相关产品时的行为数据,数据能反应人的行为,可以帮助了解到用户的使用动机。

产品上线之后,用户研究可以快速知晓产品在市场上的整体反响,以及用户的满意度,帮助产品更好的进行后续迭代。

所以用户研究其实并不单独存在于项目某个阶段,而是一直存在于整个项目过程。只要有需求,就可以随时进行研究工作。

二、用户研究的工作流程

主要流程包括:获取研究需求–确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执行–输出研究结果。

1.获取研究需求

一般需求来自于两方面:

来自市场运营、用户、产品经理、设计师等其他岗位职能。来自于研究人员本身。

其他岗位职能提出需求,通常来源于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或用户反馈转达。

优点是:需求覆盖范围广,更切合用户角度。缺点是:由于需求方对用户研究的不了解,导致需求概念的模糊甚至伪需求。而研究人员提出的需求更要求研究人员拥有自身的主动性,这样可以使用户研究更主动的加入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主动提供价值,而不是被动等待。

2.确定研究内容

工作中常会接收到一些概念模糊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接收到的需求进行判定和分析。若是伪需求或一些无法满足的需求可以直接委婉拒绝。

对于一些模糊的需求,则需要研究人员与需求方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去了解清楚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

同样的一个需求,需求方过来可能就跟你说了一句话,“我想知道用户的满意度。”

面对不同的需求提出方,就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公司管理层,可能更希望知道的是产品上线后用户的整体反响;产品经理,可能比较想知道用户对于目前功能、逻辑等的使用是否认同;设计师,会更想知道用户对于产品整体UI界面风格是否喜爱,以及一些交互的体验是否满意。所以确定研究内容是为了了解需求方的真实意图,避免研究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3.确定研究方案

曾经在林敏老师的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段话:用研最难的是制定研究方案,也就是方法的组合形式。方案靠谱了,数据才有可能靠谱,然后结论才有可能靠谱。

研究方法有很多,有定性的有定量的。定性有访谈法、观察法、情绪板、卡片分类等。定量有问卷调研、流量日志、实验等等。

研究方案就是要在这么多种方法中进行排列组合,组合成最适合这次研究内容的方案。这就需要熟知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

之前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