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堂关于产品质量合格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产品质量关系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形象。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没有高质量发展。

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的设计目的在于准确评估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和变动趋势。该指标对于实施宏观调控,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产品质量合格率是什么?

指标历史沿革

年,原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统计局成立质量指标体系设计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建立质量指标。年,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从年起,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指标测算结果,并连续五年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

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年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结果。

目前,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已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发改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正在积极争取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作为单一性质量指标,结构简明、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这得益于指标设计之初确立的设计思路——以现有产品质量检验为手段,充分利用已有产品检验数据结果,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统计规律要求的产品检验抽样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单一质量统计指标体系。这种设计思路的主要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资源,数据来自第三方检验机构,统计测评结果可靠性和权威性高。

指标含义和适应范围

产品质量合格率(英文缩写RPQ)是指质量合格产品在总体产品中所占的比率。实践中,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实施产品质量检测,计算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查样品数的百分比。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建立了以市场抽检为主要信息来源,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补充信息来源,以定期赋权计算、精准分析为重点支撑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全面监测工作体系,年均汇总产品质量数据30万条。

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对象为制造业产品。测评范围是全国31个省(区、市)和制造业29个行业大类,其中29个行业大类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确定(不包括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各行业包括的产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试用)》确定。测评频率为每季度一次。目前,国家评估31个省(区、市)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各省(区、市)评估下辖市、区(县)的产品质量合格率。

二、国外是否开展过类似研究?

美国产品监管机构主要包括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美国消费者联盟(CU)等。FDA对其监管下的企业进行不定期不事先通知的抽检;CPSC每年抽检市场上一定数量的产品,调查因使用这些产品造成的伤害事件,并予以召回,产品类别涵盖除食品、药品、汽车、飞机等特殊商品之外的所有其他商品;CU每年抽检约种产品,主要涵盖家具家电、食品等产品,详细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在《消费者报告》杂志上发布。

日本产品监管机构主要包括日本消费者保护会议、日本国民生活中心、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等;同时,*府指定很多民间检验机构参与产品抽检,民间机构检验结果受*府监督管理。经济产业省对其管辖的工业产品实行质量检验;厚生劳动省对进口和国产农产品进行定期执法监督抽查;农林水产省抽检国产农产品。

欧盟产品监管机构主要包括欧盟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DG-SANCO)、欧盟委员会企业和工业总司(EIEC)、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瑞士通用公证行(SGS)等。各国*府各自拨款用作监督检查经费。对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欧盟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抽样监督检查,各国*府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委托检验机构抽检。欧盟采取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措施,能够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和召回。同时,建立了快速反应的不合格产品信息通报系统,如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

法国产品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和渔业部下属的食品总局(DGAL),经济、金融和工业部下属的消费、竞争和稽查总局(DGCCRF)、法国国际检验局(BV)、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等。DGCCRF会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例如年终节庆期间对商店出售的玩具进行抽检。

德国联邦*府支持国家商品检验基金会(koTest)每年三次确定检验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累计已抽检10万余种产品,其中消费品占绝大多数。某种产品销售的越多,就越可能被列入抽检范围。同其他欧盟国家一样,检测结果予以通报并召回相关产品,并在《检验》杂志公布。

三、产品质量合格率如何计算?

产品质量合格率测算分为抽样检测、赋权计算两部分。在抽样检测部分,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产品实施抽样检测。在赋权计算部分,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分地区、分行业工业产值数据为权重,测算出“判定为合格的样品数占全部抽样样品数的百分比”。算法包含两层,第一是地区层面。以广东省为例,年广东省制造业29个大类中,电子通信行业产值最大,占全省总产值近30%,是全省主导产业,因此测算广东省产品质量合格率时,电子通信行业合格率所占权重也最大。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产值最小,占比不到全省产值的0.5%,因此测算广东省产品质量合格率时,化学纤维行业合格率所占权重也最小。第二是行业层面。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年江苏省汽车制造行业产值最大,占全国汽车制造行业总产值的10%左右,因此测算全国汽车制造行业合格率时,江苏省汽车制造合格率所占权重最大。宁夏汽车制造产值最小,仅占全国汽车制造行业总产值的0.01%左右,因此测算全国汽车制造行业合格率时,宁夏所占权重最小。西藏汽车制造产值为零,因此测算全国汽车制造行业合格率时,西藏不占权重。此种算法结合地区经济特征衡量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地方开展精准质量监管与提升。

目前,产品质量合格率全面监测工作体系的数据来源有两个:一是总局的相关检验数据,如国家/地方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数据、国家(地方)监督抽查数据、食品质量抽查检验数据、药品质量抽查检验数据、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数据等;二是相关部委的数据,如交通运输部门的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公安部门的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数据,农业农村部的兽用药品产品质量抽检数据,广电部门的新闻宣传类产品抽查数据等,每年数据汇总量近30万批次。

四、产品质量合格率与监督抽查合格率有什么区别?

产品质量合格率与监督抽查合格率虽然均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但二者性质完全不同。监督抽查以问题发现为导向,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投诉较多、预警问题较严重的产品,展开有针对性的质量监督抽检。测算结果往往比实际产品质量合格率低,指标设计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质量,不在于全方位反映地区和行业质量情况。据测算,每年产品质量合格率测算采用的30万个有效样本中,现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约占总量的37.48%,监督抽查仅仅是产品质量合格率测算所需数据的来源之一。

从工作目标看,监督抽查对投诉较多、预警问题较严重的产品,展开有针对性的抽检。产品质量合格率是市场监管总局的宏观产品质量整体监测指标,科学、全面地反映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从统计意义看,监督抽查合格率不设计抽样过程,而是针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的质量热点、重点产品,通过抽样检验手段发现问题,问题发现越多越能反映监督抽查经费使用的有效性。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仅是对抽查产品检测结果的简单汇总,由于监督抽查种类每年进行调整,企业、产品也不固定,严格意义上属于工作指标,不属于统计指标。产品质量合格率遵循统计学要求,根据工业总产值的分布,按照“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确定全国各省(区、市)抽样的行业、样品。产品质量合格率属于宏观管理领域的基础工作,需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汇总分析检测结果,对发现行业、地区监管薄弱点和质量提升重点非常有效,可以作为“产品质量问题雷达”,为后续加强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从结果运用来看,监督抽查结果要依法向社会公告,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要限期整改。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中单个样本的统计调查结果仅反馈给企业,用于质量状况分析研究,不合格结论不作为行*处罚依据。

五、监测产品质量合格率有什么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对实施*府宏观调控,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是产品质量合格率全面的评估了全国制造业,分地区、分行业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和变动趋势,对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是有利于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目前一些行业和地区产品质量短板问题仍较突出,例如年车用灭火器网购样本合格率仅为46.67%,电蚊香液/片网购样本合格率仅为60%,儿童家具实体店购买样本合格率仅为76.32%。通过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工作,可以作为监管措施的抓手,及时发现问题产品,提升监管效率。

三是有效支撑地方*府绩效考核。年~年,该指标连续四年在国务院对地方*府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中占据较大权重,将质量指标纳入*府各项考核中,促进了地方*府重视质量提升。同时,该指标也支撑了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中组部等多个相关部委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对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总体情况如何?

年~年,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上升趋势不断收窄。五年合格率测算值分别为92.53%、92.90%、93.42%、93.77%、93.93%。年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产品质量合格率同比增长0.16个百分点。分板块来看,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产品质量差异特征明显。

居民消费水平较高、人均GDP较高的地区,公众质量意识较高,产品质量合格率普遍较高。反映在三维地图中,底色表示合格率,橙色和紫色柱形分别表示GDP、居民消费水平,合格率高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也高。

根据历年测算结果,全国31个省(区、市)产品质量存在“两极分化”趋势,合格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聚集特征。年,31个省(区、市)产品合格率“两极分化”趋势有所减弱,最高、最低省份间合格率仅相差5.14%。京沪津渝4个直辖市产品质量合格率继续大幅领跑全国;闽粤、鄂皖黔、东三省从南到北形成三块“合格率高地”;西部、华北地区是“产品质量洼地”,质量水平偏低,且波动较大。

按照国家统计局《GB/T-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9个制造业行业中,每年有14至18个行业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值。年,17个行业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量与上年持平。运输设备、饮料制造、化学纤维、烟草制品4个行业合格率高于98%,服装制造、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家具制造4个行业合格率连续两年低于90%。15个行业合格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电子通信、通用设备等9个行业升幅超过2%。

七、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监测中有哪些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