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卖骑手成就业新宠背后 [复制链接]

1#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78310.html

最近,有篇新闻刷屏了,来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上海名校大学生,转行做外卖骑手,如今年入50万……

标题很吸引人,打开后细细来看:

出生于年的李伟,从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找了份稳定工作。本想干到退休,结果因年公司变故被裁员了。

正值择业年龄尴尬期的35岁,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李伟拿出积蓄,在上海西站附近创业开了一家烧烤店,结果在家里两个老人帮衬下,起早贪黑,排除雇人成本、店面租金等,每月落到手也就一万元。

外卖兴起后,李伟和来店里取餐的外卖小哥聊天,发现他们跑单收入并不低,高的也能月入破万,李伟心里一嘀咕,干脆跑外卖算了。

就这样,李伟从外卖骑手做起,后来又干到配送站站长,年晋升为服务商区区域经理,年晋升为上海城市经理……

不得不说这是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故事。就像大家看到谷爱凌,看到羽生结弦,他们高光的背后,其实是相当一部分运动员,终其一生,都难与大赛奖牌结缘的真实世界。

不过,在李伟的身上,却不难看到,近年来很多人为什么骑上电动车、成为外卖骑手的人生历程。他们中,有创业失败的前银行行长;有因疫情,遭遇再就业难的金融高管;更多的是迫于生活的普通人,比如西安疫情期间,有位60岁的外卖骑手,曾因做小生意亏损沦为“老赖”,如今每天工作十几小时……过去,很多人因为“面子”不太愿意从事外卖、快递这种劳力的工作,但在疫情叠加行业环境聚变、“裁员潮”蜂起的市场背景下,于是能看到越来越多新闻说,“外卖骑手”,成为灵活就业的新选择。

面子哪有里子重要?饿了么最新发布的《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显示,如今有万蓝骑士在平台获得稳定收入,调查问卷显示,有近五成的骑士收入,较上一份收入有提升。

做外卖骑手最重要的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赚钱,赚钱,赚钱。

年5月,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下基层调研。他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感觉。王林对于骑手们的社保问题尤为关心,令他惊讶的是,很多小哥根本对社保不感冒,不想交社保。他还去调研了网约车,问一位司机,如果现在可以交社保了,愿不愿意参加。

对方回复令王林大跌眼镜,司机坦言“我不会去交”,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挣钱、存钱。

这让王林对这个群体有了新认识:“新业态从业人员,还是更愿意把钱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对他们来说社保还是有些遥远。”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怪现象?一方面,外卖小哥每天风吹日晒、风驰电掣,工作强度很高,很担心自己倒下,或者出现安全事故,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他们却对社保退避三舍,这是为什么?

问题就出在目前社保*策的不健全上。

目前我国社保分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所谓城镇职工社保,就是常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个方面。

该保险的缴纳,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约11%;另一部分,是其工资之外,由公司缴纳,比例约为工资的30%左右。

所以问题来了,外卖骑手这类工作很不稳定,流动性很大。如果有外卖骑手不想干了,跳槽去省外;或者说没交够15年社保,年纪大了,想要回家工作或养老,他就要办社保异地(跨省、跨地区)转移。

然而,目前仅养老保险确定能向户口地转移(医保要看新工作地是否接受),而且还需要一个条件:城镇户口。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办不了;如果你想把“五险”全部转移,抱歉,也做不到。

就这,还没完。

如果你是城镇户口,你是可以转移“养老”了,但是,你只能转移你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就是从你工资中扣除,由你缴纳的那一部分;但公司缴纳的那一部分“大头”,不能全部转移,要有一部分留作你原来工作城市的整体统筹。具体留多少,要看各地规定。

然后看公积金,这个是可以提取的,但它有提取条件,有些地方要求你离职后到了异地才能提,有地方是买房了才能提取,有些则是你生病了或退休了才能取。

说来说去,虽然理论上是你的钱,但如果你离开这座城市,你有相当一部分,几乎等于白交了。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因为社保没法转移,你还得在老家再买一份农保。

那我还交它干嘛,不如把现金留在手上,一分钱不扣,吃饭偶尔加个鸡腿它不香么,多寄些钱给老家,它不好吗?所以,拒交社保,竟然成为这个行业打工人的普遍共识。你给我交社保,我还可能一甩袖子不干了。

饿了么那份骑手报告,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安徽砀山县宋远行、宋远杰和宋北京三兄弟,为谋生活离开老家去杭州打拼。三兄弟在攒钱上,行动出奇一致。他们每天会给自己定个目标,必须赚够一个金额。每个月只花一两千,要攒下90%的收入寄回老家,“基本上每个月都能寄一万块。”到现在三兄弟已经在老家买了房、结了婚。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到,许多打工人为什么重视实打实到手的现金。他们一点不傻,他们知道,什么是能摸得着的劳动回报,什么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福利”。

那么,社保对于哪些人最有益?

除非,你就认定这座城市,要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了。没成家的,在这里娶妻生子;成家了的,把家人孩子接来,在这里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这样五险一金的种种福利,才能充分释放出来。

看看大城市高昂的房价,看看某些城市依然落户难的高门槛,你觉得这现实吗?

但话说回来,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外卖骑手普遍拒绝“社保”,也让他们将自身置身于生大病了、出现安全事故后,没有制度兜底的高风险中。

在我们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合理的,也有违社会进步方向。

怎么解?

只能从制度层面出发,从外卖小哥感同身受的角度出发,通过改革让社保的好处,实实在在落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愿意主动收下这个应得的大礼包,换句话说,让公平公正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生动体现。

这个大工程,需要两个层面推进。

一是这个职业能不能干的长、干的久,真正从“打零工”蜕变为“职业”,要设计出完整的升迁制度,让每个勤奋肯干的外卖骑手,都有“往上走”的发展可能,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这个职业,在城市扎的了根,安的住家;二是社保制度改革。也就是说,企业和*府,都要齐头并进。

目前,两方面都在推进。

比如,人社部发布了《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从*策层面明确了网约配送员的职业发展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是,我看到企业也开始为骑手设计长期规划。

如美团的“站长培养计划”已在成都、苏州、东莞等十多个城市试点,预计每年能有近千名骑手晋升站长等管理岗位。对于有能力、想要拓展职业的骑手,美团还有一项“骑手转岗计划”,开放了培训师、客服等转岗通道。并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提供全额奖学金,让骑手们拥有学历提升的通道。紧随美团之后,饿了么也建立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能力模型,在全国试点开展新就业技能提升培训。

而在饿了么最新披露的《报告里》,在安全体系、规则设置、劳动报酬保障、用功依法合规四个基础项外,还涵盖了健康关怀、沟通机制、福利关怀、装备保障等9个方面。比如健康方面,除了要求%平台骑手入保商业保险,还提供了大病帮扶的“蓝骑士基金”、为困难骑手家庭子女提供助学金……

此外,社保制度方面。前不久,人社部、最高院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考虑到骑手就业特征,提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鼓励探索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

当然,就此而言还不够,对于那些选择回到家乡的小哥们,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改革,完善农村医保,大同城乡社保壁垒,完善社保转移制度设计,真正实现社保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化”。相信这不只是对小哥们的好事,也是许许多多不同领域打工人心目中的最大福音。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社会最需要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戮力前行的实实在在的动作。它们每一步,哪怕是一小步,都胜过千万篇只是情绪的在舆论场刷屏的10万+爆款。

当外卖小哥用风驰电掣改变了我们城市生活的时候,我们社会为他们实实在在挡风遮雨的步伐,是需要赶快跟上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