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2日永顺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年9月22日接受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问:目前公司有多少在研项目,项目进展如何?
答:公司多项研发项目取得新进展,目前公司在研项目中正在进行新兽药注册的新产品有6个;已完成临床试验,准备新兽药注册的新产品有4个;获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新产品有5个。涵盖宠物疫苗、猪用疫苗、禽用疫苗等。
问:公司目前的产能情况如何,未来的扩产规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近年来持续新建和升级改造原有生产线,已有多条生产线完成升级改造,并于年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猪用疫苗为主导,大力发展禽用疫苗、水产用疫苗、诊断试剂产品等,强化高端疫苗品牌地位,增加中端疫苗供给量。
问:请公司在海外业务扩展情况如何?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年上半年公司国外实现营业收入.21万元,同比增长0.42%,公司海外注册产品经过前期的市场培育及宣传推广,逐步得到客户认可。目前已有7个产品完成出口注册,未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稳定,出口业务开展将更加顺利。
问:公司核心产品为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市场占有率将近50%,居全国第一,该产品有什么优势,可以保持这么高的市占率?
答:公司核心产品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为行业内标杆产品,生产稳定性高、批间差异小、能有效避免BVDV/BDV污染,效价高,公司作为该产品的研发单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对该疫苗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更强。长期保持疫苗的高效安全稳定,是公司成为中国动物疫苗行业高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问:上半年以来猪价回升,目前养猪行业状况如何?
答:近年来,环保*策的趋严以及非洲猪瘟的疫情影响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规模化养殖场凭借较强的生物安全防护和抗风险能力,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而中小规模养猪场受限于疫病防控管理及环境保护的软硬件措施,将加速退出市场。年以来,随着国内生猪存栏量快速恢复及市场需求下降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滑,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今年4月起,生猪价格迎来暖态势,生猪养殖企业逐步减亏,养殖户生产预期逐步好转。
问:“先打后补”的强制免疫*策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答: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疾病强制免疫补助*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随着“先打后补”*策的持续推进,意味着公司禽流感产品市场化销售存在市场机遇。为应对新*策对经营模式带来的转变,公司已经成立禽苗销售部和科研团队,广募英才,重点攻关禽用疫苗的品质和安全及市场化开发,尤其是大型养禽终端客户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年猪瘟活疫苗由*府采购模式全面转变为市场化销售后,以高品质为立足点的猪瘟活疫苗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这也给公司禽流感疫苗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带来了经验和信心。
问:面对市场疲软局面,上半年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做哪些针对性工作?
答:顺应养殖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发展趋势,公司继续加大规模化养殖场市场开发力度,通过大力推广“联合免疫,一针两防,科学减负”方案提高客户对公司疫苗使用粘性。同时抓住“先打后补”*策放开强免苗市场化经营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对禽苗市场布局进行了优化,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提高公司禽苗产品市场竞争力。
问:公司回购最新进展?后续还会继续回购吗?
答:截至年8月31日,公司已购数量占拟购数量上限的比例为0.73%。本次拟购股份数量不少于1,,股,不超过3,,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66%-1.32%。公司将视二级市场情况持续购,具体购股份使用资金总额以购结束实际情况为准。
问:与同行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产品优势。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覆盖了猪用疫苗、禽用疫苗等约30个品种,严格按照兽药GMP规范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此外,公司多项产品系国内首创,如核心产品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填补了国内使用传代细胞生产猪瘟活疫苗的空白,“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V1株)”和“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NH株)”对应的疫苗产品为国际首创,其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海水养殖病害免疫防控领域的技术空白,对于促进我国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水产食品的安全等级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研发与技术优势。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科研队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取得了多项科研荣誉。3、渠道优势。公司产品覆盖广东、河南等30个省市、自治区。4、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稳健经营,公司产品在生物制品行业中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问:公司销售模式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客户?
答:公司销售包含内销和外销,其中内销按照客户类型又分为两大类型,即*府招标采购销售模式和市场化销售模式。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并通过内外部销售团队不断将产品推向市场,开发了包含*府客户、经销商客户及终端直销客户等多渠道的众多优质客户资源。客户包括各省*府采购客户、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等。
问:请公司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有多少?取得了哪些专利成果?
答:公司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1,.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0%;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2项。截至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9项;拥有新兽药证书18项、生产批文31项,参与研发成功并制定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规程与质量标准18项。
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与医药产业类似,属于高投入、高壁垒的高技术产业,从近20年来生物制品厂家数量变化来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随着行业市场化的加速提升,规模化养殖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