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报告总结了在极不平凡的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各种冲击,推进各项履职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并透露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加强重点与新兴领域立法,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集中清理与民法典规定不一致的地方性法规,持续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工作,为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贡献人大力量。
5个关键词勾勒年成果
过去一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的*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治方向。参与编制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86次,市委主要领导对人大工作批示74次。高质量做好市委主要领导交办的专项调研监督13次。
◆地方立法
史上最快!完成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反餐饮浪费条例立法
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全年审议立法项目12项,制定地方性法规9件,数量创近年来新高,使*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实现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的初衷,
立法工作近年进入“时间更紧、节奏更快、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新常态,推动立法提质提速成为当务之急。市人大常委会急用先立,以广州市立法史上最快速度完成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反餐饮浪费条例的立法工作,并快速完成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制定工作。反餐饮浪费条例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高度评价,为国家反食品浪费立法提供“广州样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法规草案依法由三审制改为两审制,内容单一的法规一审交付表决。也将原计划年完成的物业管理、幼儿园、科技创新等立法提前到年完成。
围绕提高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立法专家顾问辅助立法作用,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场次,实地调研48次,公开向社会征集法规草案意见。民法典颁布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宣传,抓紧对80件市地方性法规开展专项清理,确保与民法典有效衔接。
对疫情防控作出制度安排。在物业管理条例中,要求物业公司必须执行*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为筑牢社区疫情防线提供制度支撑。对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进行执法检查。
创设立法联动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地方立法市区联动工作规定,推动11个区人大常委会更好参与立法工作,所有立法项目均通过各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本区*委*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居)委会等方面意见。各区人大常委会全年共征集意见条、采纳条。落实“双城”联动要求,两次召开广深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签署人大协作协议,高水平开展立法、决定协作联动,高质量助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人大常委会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度,建立科技创新全链条全要素制度体系,形成显著的广州特色。
◆监督工作
市区联动!助力“创文”成绩跃升全国第四
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打造更高水平法治广州等市委工作部署强化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7项,对*府工作进行专题询问3项、满意度测评4项,对5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对7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对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服装产业、*务服务和*策兑现等24个项目进行专题调研监督。
市区联动、横向协同、区域协作、强化暗访......创设一系列方式方法增强监督效能,包括对“一府一委两院”重点工作的监督正在加强。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垃圾分类市区联动大检查,同一时间组织11个区人大常委会、名市人大代表参加,提出建议多条,问卷收集市民意见2万多条。并组织11个区人大常委会对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跨区域交叉检查,名五级人大代表参加,组成66个检查组、89个暗访组,对个地点进行暗访,提出意见建议多条。
“这两次监督检查市区联动规模空前,参与代表多、覆盖范围广、暗访力度大、检查效果好,实现了监督工作多个方面的突破,助力广州文明城市创建排名从全国第六跃升至第四。”报告表示。
注重运用刚性监督方式。市人大常委会广泛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监督。对预算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进行执法检查,对照法律法规条款检查落实情况,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对*府推进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医疗保险、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养老和就业完成情况等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情况向社会进行网络直播,让监督暴露在阳光下。
跟踪监督决议决定落实。在问题导向下,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大对水环境治理保护议案决议的跟踪督办力度,全市13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白云区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白海面涌治理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环保监督优秀案例。通过健全穗惠莞三市人大联席会议制度,提速破解跨界河流整治难点问题。推动*府加快“一城四馆”等重点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58个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竣工18个、抓紧施工31个。听取审议学前教育决定落实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府如期完成学前教育“”目标,惠及千家万户。
◆代表履职
%“满意”!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市考核体系
如何提升代表工作效能?市人大常委会的方法是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他们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优势。
从广度和深度上同时下功夫。“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于去年组织全市各级代表人次参加调研、视察、暗访。代表进社区日趋常态化、制度化,去年各级代表人次进社区,接待群众人次,收集处理意见建议条,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代表工作融入市委“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创设推广区镇人大代表在选区“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节假日、夜间接待选民群众等做法,把大众的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在一线。10期《羊城论坛》成为沟通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9期“羊城代表学堂”、4期线上线下代表培训班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
提高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市考核体系,让代表“声音”更具份量。督办把海鸥岛打造为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等4件重点建议,交办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件,代表%对办理答复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上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和省人大常委会交流会精神,开展“回头看”工作,推动29个方面要求全部达标。全市累计建成联络站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六有”全部达标。通过召开全市镇街人大工作现场会,推动11个区比学赶超,深化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落实了“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部署要求。
◆决定任免
代表票决!为市、区、镇带来“民生实事”新气象
在决定和任免工作上,市人大常委会也取得了新成效。创设专项审议等任免工作机制,全年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次。全年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9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前列。作出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推动广州打造“国际民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之都”。听取审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报告并作出决议,推动广州打造大湾区现代职业教育高地。作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并要求提前至年实现市、区、镇三级票决制工作全覆盖,民生事业呈现新气象。
◆“双统筹”
“数”读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人大担当
面对疫情,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依法行权履职,在全市夺取“双统筹”“双胜利”中体现人大担当、作出人大贡献——
仅用4天,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授权市、区*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隔离观察、交通运输、社区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可以采取应急行*管理措施;
仅用34天,在全省率先制定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为从源头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法治保障;
对口联系21家重点企业、66家市人大代表所属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个;
常委会领导深入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家专业市场、33家各类企业,就“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开展专题调研,向市委提出三个方面16条具体建议;
听取审议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37%;
各级人大代表响应号召抗击疫情,捐赠口罩等一大批防疫物资,捐款2.38亿元;
向16个国家的28个友城致送慰问信,及时协调向友城捐赠防疫物资。
年任务前瞻
加强新兴领域立法,编制五年立法规划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要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
报告称,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年拟安排审议立法项目15项,包括数字经济、城市更新、临空经济区、平安建设、学校安全管理、养老服务等地方性法规,修订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流溪河流域保护等条例,集中清理与民法典规定不一致的地方性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今年拟安排监督议题51项,推动法规高标准落实,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城乡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事业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实施等各主要领域。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全民健身、学前教育、民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议案决议落实等工作的监督,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报告提到,今年将持续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探索采取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督。
“在联系服务代表上更加用心用情。”报告表示,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选举法,做好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并进一步密切“两个联系”,市区联动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主题活动,加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更好支持和促进代表依法履职。
报告最后提出,市人大常委会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牛的精神,奋力开创广州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为全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道岚、魏丽娜、申卉、文静、刘春林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