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6月30日,在PingCode、老布谈敏捷、51CTO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发布会上,发布了《年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数据化的全景呈现了中国企业敏捷现状,并从调研中挖掘出11个年度优秀敏捷实践案例,洞察中国企业对敏捷的看法,敏捷研发中取得的收益,敏捷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在敏捷实践八维度上进行取舍,旨在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合理运用敏捷实践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关于调研
受访者企业总部分布于全国各地,73%位于一线城市
名受访者所在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中国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其中,深北广上四个城市占比73%。发达城市的企业更容易接纳先进的敏捷方法,敏捷方法的应用实践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受访者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或IT业务负责人组成
受访者所在岗位占比TOP5是产品经理/PO、项目经理、工程师、中层管理者、ScrumMaster,由此可见企业敏捷落地对人员专业化的要求。其中,项目经理(19%)和ScrumMaster(16.2%)都有很的占比,体现出大部分企业仍处在敏捷转型期。
受访者覆盖多个行业以及不同规模企业
受访者所在行业中,57%为IT/互联,13%为金融/保险,8%传统制造,5%智能硬件,其它行业占据13%;企业规模分布比较均匀,从10人以内的创业公司到人以上的大型公司不等。由此可见,敏捷思维模式的理念和实践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不再局限于专注于信息技术或特定规模的组织。
中国企业敏捷现状及分析
55%中国企业中敏捷团队占比过半
在已经采用敏捷方法的企业中,5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团队在使用敏捷方法。由此可见,这些企业不仅采用了敏捷方法,而且已度过了试点阶段,目前正在企业内部全面推广。
中国企业采用敏捷时间在0-5年的比例达90.2%
在已经采用敏捷方法的企业中,采用敏捷时间在0-5年的比例达90.2%,“6年以上”的企业只有9.8%。由此可见,成为中国敏捷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一年。
实施3年及以上敏捷实践的中国企业,敏捷团队占比过半
随着企业敏捷实践年限的增加,企业会不断允许更大比例的团队采用敏捷方法。调查显示,3年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当一个企业坚持3年及以上的敏捷管理,那么过半团队都会采用敏捷。
Scrum四大会议非常普及但仍需强调迭代展示会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迭代四大会议已非常普及,“每日站立晨会”占比62%,成为敏捷管理实践最受欢迎实践。虽然迭代四大会议已非常普及,但“迭代展示会”作为及时发现问题、增强团队对产品的共识、提升产品创新力和质量的实践,其价值还未被很多企业认识和重视。
此外,“扑克牌估算”作为敏捷实践中提升工时估算准确性的方法,占比仅10%,也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存在工时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Scrum和Lean(精益)成为主流方法论
62%的受访者更倾向使用“Scrum”方法,“Lean(精益)”占比25%。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国企业更愿意采用“Scrum”和“Lean(精益)”作为敏捷的方法论。
值得一提的是,白皮书后续章节选取的年度最佳敏捷实践案例中,有关于Scrum与Lean(精益)的对比评价和组合运用,将很好体现中国企业敏捷实践大胆创新的一面。
敏捷实施
ScrumofScrums成为最受欢迎规模化敏捷框架
“ScrumofScrums”和“SAFe”规模化敏捷框架已成为当下主流。仍有2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没有应用大规模敏捷实践”。
此外,对比企业规模和规模化敏捷框结果显示,采用“ScurmofScrums”的企业规模相对平均,而采用“SAFe”的企业中,规模在“+人”的最为突出。
36%中国企业迭代周期是2周
36%的受访者所在企业选择“2周”作为迭代周期,“2”俨然成为迭代周期的MagicNumber。迭代周期为1周,3周和4周的比例基本一致。仍有12%的受访者所在企业迭代周期超过“4周”,说明敏捷还处于早期,暂未体会到短周期迭代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79%中国企业首选工程实践为持续集成
受访者所在企业敏捷工程实践TOP3为“持续集成”、“代码规范扫描”、“单元测试”。DevOps经过多年的宣贯与传播逐渐深入人心,占比达到68%。
而采用“ABtest”和“结对编程”的企业占比最低,说明这两项敏捷工程实践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
收益与挑战
敏捷虽然已经诞生周年,但敏捷转型会带来哪些收益,以及转型过程中需要面临哪些挑战仍然是一个持续的话题。调研结果显示:
66%中国企业使用敏捷加速软件交付
数字化3.0时代下,企业拥有快速响应和灵活变化能力,才能应对未来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敏捷仍集中在执行层面,超过59%的受访者认为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应对需求变更是采用敏捷的核心原因,仅有28%的受访者从战略层面思考如何通过敏捷转型帮助企业取得市场成功。
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敏捷顾问更能把握敏捷的实质
敏捷的实质是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加快应对客户反馈,对比发现,无论何种角色,在选择采用敏捷的主要原因中排名前三的均为加速软件交付、增强需求变更的管理能力以及提升团队生产力;
除此以外,过半数的CXO(53%)和中层管理者(51%)也希望通过敏捷来“加快应对客户反馈”;
而外部敏捷顾问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