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投资意向是件可喜的事,但并不意味融资工作变得轻松。相反,如果企业面对的是专业投资机构,接下来是更加深入的劳心费力环节,即尽职调查。
我们服务的绝大多数企业,在与投资人或财务顾问深入接触前,都对尽职调查缺乏了解,甚至有所畏惧。
其实,尽职调查是难得的机会。一次深度的尽调,不仅为最后的融资成功铺路,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与风险。对企业来说,认识到这种价值,意义深远。
本文就投资机构如何做尽职调查做简要梳理,供企业朋友学习了解。
图:尽职调查流程
01|认识尽职调查
先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又称审慎性调查(DueDiligence,简称DD),是投资人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后,经过双方协商,投资人对一切与投资有关的企业事项做的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尽职调查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投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帮助投资者进一步确定企业的价值与风险。
道理很简单,仅凭前期接触公司核心团队的一面之词,投资人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一家公司。即使投资人很看好公司的业务、团队,但是依然会有很多担忧,这些担忧需要通过更深入的调查来化解。
因此,尽职调查是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性措施。其实对企业团队来说,尽职调查也是绝佳的机会,可以帮助团队完成一次从内到外的重新梳理和认识。即使不能立即达成融资,至少团队能清晰地看到公司有几斤几两,有哪些方面需要优化改善。
这些年微木咨询帮助企业融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在接洽投资人前帮助企业完成尽职调查,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完成系统复盘、提前化解风险。
02|尽职调查流程第一步:明确尽调要求
经过前期接洽,投资机构对标的企业的行业前景、商业模式、核心团队等有了初步了解,若双方有意深入接触,通常会签订《投资意向书》(又称投资条款清单、TermSheet)。
意向书中,双方会明确项目投资的关键要素,比如项目估值与投资金额、投资方式与价款支付等。其中几乎都会涉及一项关于尽职调查的特别约定,明确将尽职调查作为进一步签订正式投资协议的先决条件。条款示例如下:
交割的先决条件
应列示于正式的法律文件之中包括:投资人对于公司及其业务所进行的业务、财务及法律尽职调查感到满意;
原始股东应尽力配合投资人进行上述的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安排客户会面,提供相关合同以及公司的法律文件和财务资料等……
该约定生效后,随即进入尽职调查的准备阶段。
第二步:准备尽职调查
准备过程中,投资机构会着手两件事。
一是组建尽调团队,二是收集尽调资料。
团队组建方面,因为尽职调查涉及对企业各方面的调查了解,尽调团队通常由多元背景的成员构成,专业覆盖投资、行业、业务、财务、法律等。
我们在尽职调查实践中,团队成员包括财务顾问、行业专家、行业研究员、律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料准备方面,投资机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企业配合提供内部资料。
签订投资意向书后,投资机构会整理出一份资料清单发送企业,约定时间内,企业将相应资料反馈给投资机构。结合我们这些年做尽职调查的实践,需企业提供的资料列举如下。
1、基本资料。如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股东构成、公司介绍等。
2、业务资料。如公司战略、主要业务流程、重要客户、重要供应商等。
、财务资料。如公司近年财务报表、重要的税收*策等。
4、法律资料。如历史沿革、重要合同协议文本、诉讼仲裁资料等。
二是通过其他渠道搜集行业、企业信息。
比如,投资机构会寻求行业专家、企业上下游相关人士、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相关信息。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投资机构正式开展尽调工作。
第三步:开展尽调工作
开展尽职调查,尽职团队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实地走访。
很多答案在现场。比如走进公司的厂房,就能直观感受到员工的工作效率、管理有序程度、库存堆积多少、每天的出货量等。根据我们这些年的实践,哪怕只走进创始人的办公室,都能直观感受到不同企业的文化、团队等特性。
二是资料审阅。
基于目标公司内外部资料,专业的尽调团队常常能从蛛丝马迹中抓住关键的价值与风险点。浑水能从中概股的做空中获利丰厚,对公司资料的深挖功不可没。
三是人员访谈。访谈对象不限于企业内部各层级、各职能关键人员,重要客户,重要供应商。为了提升访谈成效,尽职团队会准备精心设计的问题清单,依据清单展开访谈。(文末附常见访谈问题清单)
具体到调查内容上,投资机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