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用户调研的心法用心创造奇迹 [复制链接]

1#

文章介绍了《幕后产品》关于产品经理的讨论,这一篇基于王诗沐老师在书中介绍的用户调研方法作讨论。

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产品经理最关键的任务是找到目标的用户,而了解他们的场景并且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最难的正是找到目标用户。

为此,我们需要为目标用户下一些定义。

譬如,网易云音乐在最初期,给音乐爱好者下的定义是:

●经常使用音乐App听音乐,一周至少两三天。

●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喜好,除了大众流行音乐外还喜欢别的音乐风格。

●对自己喜欢的风格、艺人有一定的了解。

有些产品入门者甚至部分有经验的产品人在这里都会沾沾自喜,因为找到了目标用户意味着找到他们的日常习惯,通用统计属性等,就很容易制作用户画像。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更何况是「我们」下的定义。

问题在于,「我们」不一定是对的,这个定义仅是我们的假设而已。

有过简单科学研究训练的同学都知道,提出假设是用来验证的。

这时候产品经理需要用户研究部门的资源,书中是建议用户研究部门不要作为公共部门,而是应该作为产品经理主导的部门。

王老师讲得太委婉,这里简单翻译一下,把用户研究部门作为公共平台部门的老板,基本是不懂用户研究的价值也不懂产品经理的价值。

还有一种特例,就是整个公司无论规模多大,老板依然是公司唯一的产品经理,这样的话用户研究放在公共平台还是很合理的,被产品经理主导嘛。

接着说,怎么验证假设?

用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去提出相关假设的问题,并通过收到的有效回答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问卷调查,有纸质调查,网络调查等。效率和成本,效果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问卷的设置非常有技巧,《幕后产品》里面王老师花费不少篇幅来介绍一个实例,这里就不一一细说。

可用性测试,就是一些简单的概念模型或者产品直接给到用户,看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深度访谈,就是一对一地跟目标用户聊天,可以是一次下午茶时间聊天,王老师说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如果同理心不足,聊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因为抓不到重点,所以同理心对产品经理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焦点小组,6-8位经过筛选的目标用户组成一个讨论组,一般产品经理作为主持人,讨论我们假设的场景,假设的问题,组员们对此的态度或者有什么解决方案。

做到以上步骤,又有很多同学欢呼雀跃了,认为对用户的了解又推进了一步。但如果沦为了一种例行公事,产品经理的价值就完全失去了。最重要,还是用心。

这里有个陷阱:用户可能会撒谎。无论记名不记名,无论书面调查还是面对面谈话,无论他信基督还是禅师,用户还是会撒谎。

撒谎有刻意的,也有无意识的,越是懂人性,越能分辨,也越容易通过设计调查方法避免。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关联性问题来识别出「撒谎」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多轮的定性调查综合来过滤「撒谎」的用户。

很多书里不会说,但是我们现实很容易面临的问题,就是用户调研经费往往不足。

养一个用户研究部门并不容易,负荷不足容易成为眼中钉,负荷太高可能就是瞎忙,花费十几万甚至百万去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也存在效果不显著的风险。

大公司还好,经费充足也会有经常合作的第三方调研机构提供服务。中小型公司,可能没有用户研究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更多时候是靠产品经理想办法。

办法还是有的,想办法将用户调研的方法做到80%精确,降低为了提升20%所付出的成本。

我Boss读MBA的教授说,问卷调查只要设置问题科学,找到精准的目标用户,有效回答能够到30份,其实已经有足够的代表性。

个人的实践中,是至少份,因为30份需要太过精准的定义,也许是我设置问题得不够科学。

不过用礼品抽奖来吸引用户,控制中奖率确实能控制调查成本,无论国内国外,人性都是相通。

当然,找到精准目标用户是比较难的,不是靠天赋,还是要靠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假设目标用户的条件才能准确。说到底,降低成本的还是靠学习和用心体验生活。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可能比较适合小公司的做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关键在于做MVP验证真实用户的需求,用户使用数据更加真实,很难撒谎。一开始目标用户还在摸索阶段,在互联网的用户上是多多益善,就算是1%的人符合条件,有一万人还是能够找到个人真实用户的数据。

然后就是整理用户反馈,通过用户反馈来调整用户调研的方向。

总的来说,一个方法迭代的闭环就出来了,用户调研,MVP,用户反馈,不断迭代自己对用户的理解。

不少人认为上面所提及的用户调研方法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独特方法,其实按王诗沐的说法比较实在,就是新瓶装旧酒,在互联网尚未到来的大众传媒时代,也是早期产品经理诞生的时代,早就被消费品和咨询公司玩得非常熟练。

所有这些定量的调查方法在市场营销的著作中都很容易找到,但只有少数大牛的书里面才会告诉你,这其中的内核,是你的同理心,洞察。不得不说,王老师的作品诚意满满。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